新人如花虽可宠,故人似玉由来重。花性飘扬不自持,
玉心皎洁终不移。故人昔新今尚故,还见新人有故时。
请看陈后黄金屋,寂寂珠帘生网丝。
猜你喜欢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颦一作:蹙)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颦蛾眉一作:蹙)美人卷起珠帘,深闺独坐还皱着蛾眉。
参考资料:
1、金性尧.唐诗三百首新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312-313.
2、刘开扬等.李白诗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217.
3、詹福瑞.李白诗全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74-975.
(颦蛾眉一作:蹙)卷珠帘:意指其卷帘相望。珠帘:珠串的帷帘。深坐:长久的坐。颦:皱眉。蛾眉:蚕蛾触须弯而细长,故以称女子之眉。《诗·硕人》:“螓首蛾眉。”
五言绝句:语言平浅简易,情态缠绵凄凉,含蓄蕴藉,言短意长。“含蓄有古意”、“直接国风之遗”,在理解李白诗歌的时候应该注意这些。古代的“美人”就不是一个普通的词,与现代口头时髦的“美女”很不一样。《离骚》里的“香草美人”指贤臣明君;《诗经》中的美人指容德俱美的年轻女子,“有美一人,清扬婉兮”。“美人卷珠帘”是指品性容貌都美好的闺中女子,李白诗歌的“含蓄蕴藉”是指诗歌中主人公情韵的婉转,而非指寄托兴寓,所以说它“直接国风之遗”。
“深坐颦蛾眉”,“深”的意思是有多层的。“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幕帘无重数。”(欧阳修《蝶恋花》)女子所住的闺房在“幕帘无重数”的深院里,十分幽深,十分寂寞,这是第一层;“深”还有深情的意思,所谓“美人卷珠帘”,古人思念亲人,总要登高望远,那是男子的做法,女子“养在深闺人未识”,不能抛头露面,于是只好“卷珠帘”望着离人去的方向以寄托思念之情,期待离人回来,这是第二层;“深”的第三层意思便是“久”,指坐的时间很长了。颦是皱的意思,吴宫里的西施“颦”起来的样子比平日更加美丽,更加楚楚可怜,才有了东施的效颦。“颦蛾眉”更显出了“美人”之美。
“但见泪痕湿”,因为思念太深了,情太深了,所以不知不觉就流下相思泪。“湿”字说明是暗暗地流泪,情不自禁地流泪。联系到第二句的“颦蛾眉”,比“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怨情更重。
“不知心恨谁”,明明是思念,是爱一个人,却偏偏用“恨”。女主人公的心底是有点抱怨,离人去外地太久了,害她一个人在这深院里忍受着孤单寂寞,离人却还不回来。但这种恨,其实就是一种爱。爱一个人,总是恨对方不能陪伴在身边。诗的前三句用赋,末尾用问句归结“怨情”。这里的赋是个动态的过程,首先是“卷珠帘”,然后“深坐”,再“颦蛾眉”,最后“泪痕湿”,行动可见,情态逼人。李白的这首诗写的就是一个意境,一个孤独的女子的思念之情。这样一个很平凡的情景,作者捕捉到了几个点,由这几个点勾出一幅简单的画面,同时又留下无限的遐想。随意的一个小细节,就可以泄露整个主题,可见诗人的洞察力。全诗哀婉凄凉,缠绵悱恻。
鸿宝枕函云积叠,芝台炉火暖氤氲。子能试吃青精饭,我亦聊书白练裙。
日暮江空船自流。谁家院落近沧洲。一枝闲暇出墙头。数朵幽香和月暗,十分归意为春留。风撩片片是闲愁。
休蒲风采重明廷,又见花骢指帝京。三辅澄清需揽辔,九流人物待持衡。
能无广论嗣公叔,夙有昌言轶更生。野史若为光祖道,祗凭班管纪勋名。
阳河西带镇宁流,顺圣川南是蔚州。比岁凶荒犹在眼,向来荼毒几曾收。
灵关背出红沙岭,直峪斜通白草沟。封殖紫荆端在此,仓场刍粟可深筹。
惨碧山塘,画船只在,消泪多处。坐柳移尊,凭梅驻笛,相见应暂许。
红罗嫌窄,金玲愁重,底是妒花风雨。最惆怅,惊鸿散后,梦云更迷春侣。
可怜昨夜,画楼西畔,望断星点三五。钿小花羞,奁低月怨,歌态谁楚楚。
赪鳞难托,红蚕更缚,可奈杜鹃催去。江南客,伤心第一,四弦倦语。
帷幄何人正坐筹,匈奴轻汉索怀柔。
回銮未睹迎天驷,劝穑还惊出土牛。
雨过池塘新涨绿,春归原野霁烟浮。
中兴自古须群策,更愿君王慎厥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