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宫车动,风凄仪杖闲。路唯瞻凤翣,人尚想龙颜。
御宇方无事,乘云遂不还。圣情悲望处,沈日下西山。
猜你喜欢
继体三才理,承颜九族亲。禹功留海内,殷历付天伦。
调露曲常在,秋风词尚新。本支方百代,先让棣华春。
月落宫车动,风凄仪仗闲。路唯瞻凤翣,人尚想龙颜。
御宇方无事,乘云遂不还。圣情悲望处,沉日下西山。
享国十五载,升天千万年。龙镳仙路远,骑吹礼容全。
日下初陵外,人悲旧剑前。周南有遗老,掩泪望秦川。
白日丽中天,帝京何煌煌。禁门十二楼,复道遥相望。
瑶树带灵囿,醴泉溢兰塘。殊封建秦虢,华胄蹑金张。
冠盖耀里闬,车马隘康庄。丈夫四方志,万里觐清光。
朝从丞相骑,暮登丞相堂。献纳资谟谋,致泽跻皇唐。
眷言善自勖,令闻如圭璋。
涧下流泉涧上松,清阴尽处有层峰。应知六月冰壶外,未许人间得暂逢。
望望龙湖上,鱼龙薄汉云。鸿濛开半月,蛇秽破孤军。
一鉴生风翰,千章涣浪纹。法慈敷教化,清静加弥纶。
法慈剪凶丑,凛冽回春温。龙湖三五夜,棨戟四回轮。
仙子幽寻胜地游,独探灵岫事玄修。餐馀碧涧蒲仍在,炼就丹砂井尚留。
飞舄久随黄鹤去,奇踪长共白云浮。徘徊岩下琪花笑,便欲乘风跨十洲。
古人非傲吏,自阙(quē)经世务。
偶寄一微官,婆娑(suō)数株树。
庄子并不是傲吏,他之所以拒绝楚威王以相位相招,是因为自己缺少经国济世的本领。
庄子偶然做了个漆园吏不官,不过是借这里寄存形骸,其实如那“婆娑数株树”,精神早已超脱了。
参考资料:
1、王友怀.王维诗选注: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09月第1版:169-1702、(清)王士槾选.唐人万首绝句选校注:齐鲁书社,1995年03月第1版:19
漆(qī)园:本是辋川一景。这里的“漆园”还和历史故事有关。古子:这里指庄子。傲吏:庄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曾为漆园吏。阙:欠缺。经世务:经国济世的本领。
偶寄:偶然寄身于。一微官:一个低微的官职。婆娑:树木枝叶扶疏、纷披盘旋的样子。
此诗是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诗。此诗的着眼点不在描绘漆园的景物,而在通过跟漆园有关的典故,表明诗人的生活态度。
郭璞《游仙诗》“漆园有傲吏”,侧面赞美庄子的品性。诗中“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是诗人反其意而用之,说庄子并不是傲吏。庄子之所以不求仕进,是因为自觉缺少经国济世的本领。这也是一种赞美,不过换了个角度罢了。诗人是借古人以自喻,表白自己的隐居,也决无傲世之意,颇有点看穿悟透的味道。
“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含蓄地透露了自己的人生态度。这两句意思说,做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官,不过是形迹之“偶寄”而已。在王维看来,只要“身心相离,理事俱如”(《与魏居士书》),这样也是很不错的。做个漆园吏,正好可借漆园隐逸,以“婆娑数株树”为精神寄托。《晋书》中有“此树婆娑,无复生意”的说法,“婆娑”用以指树,形容其枝叶纷披,已无生机。郭璞《客傲》中又有“庄周偃蹇于漆园,老莱婆娑于林窟”的说法,“婆娑”用以状人,形容老莱子放浪山林,纵情自适。王维用在这里,似乎两者兼而取之:言树“婆娑”,是以树喻人;言人“婆娑”,是以树伴人。总之,做这么一个小官,与这么几棵树相伴,隐于斯,乐于斯,终于斯,夫复何求。这就集中地表现了王维隐逸恬退的生活情趣和自甘淡泊的人生态度。
此诗看似评论庄子,其实是诗人借庄子自喻。诗人在辋川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他双追求辟世辞喧、恬淡隐逸的生活情趣,那“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的处世态度,正是诗人心理的写照。此诗用典贴切,蕴藉有致,彼有特色,且与诗人的思想感情、环境经历融为一体,以致分不清是咏古人还是写自己,深蕴哲理,耐人寻味。
昔予忝晋棘,所荐多名士。黄生独裒然,博雅轻流辈。
惠我锦绣段,示我瑶华制。苦心济南室,转与时趣避。
为汝一解嘲,知希身转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