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公是襄土,日赏城西岑。
结构意不浅,岩潭趣转深。
皇华一动咏,荆国几讴吟。
旧径兰勿剪,新堤柳欲阴。
砌傍余怪石,沙上有闲禽。
自牧豫章郡,空瞻枫树林。
因声寄流水,善听在知音。
耆旧眇不接,崔徐无处寻。
物情多贵远,贤後岂无今。
迟尔长江暮,澄清一洗心。
猜你喜欢
红蓼(liǎo)花香夹岸稠(chóu),绿波春水向东流。小船轻舫好追游。
渔父酒醒重拨棹(zhào),鸳鸯飞去却回头。一杯销尽两眉愁。
红蓼花开,夹岸香浓。绿波春水,向东流去。此时正好坐着小船,在江上愉快地遨赏。
渔翁酒醒,又再划舟前行。鸳鸯被惊飞去。屡屡回头而望。一杯在手,便解开紧锁的双眉,销尽愁绪。
2、刘逸生主编,晏殊晏几道词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09月第1版,第9至10页
浣溪沙:词牌名,双调四十二字,上阕三句三平韵,下阕三句两平韵。红蓼:一种生长在水边的植物。夏秋季开花,花浅红色。也称水蓼。舫:船。
棹:划船的桨。却:还。
夹岸红蓼丛生,四望但见满目繁花掩映,空气里也飘散着浓郁芳香,而相伴遥遥东去的一湾春水,碧波澄澈,正好供轻舫小舟追游嬉戏。上阕以三组连贯递进的景象,分就冷暖色调的视觉对比、波声人语的听觉感触和水气花香的嗅觉把握里,多角度地描绘出一幅春日行乐图,轻快明丽,洋溢着蓬勃生机与清朗气息。
下阕则将笔势转注于江上风光。过片谓渔父酒醒后,顿时发觉离归程已远,连忙重新拨桨返回,原来他先时酣饮沉睡,一任船儿随波飘流。不过,对此并未明写,而是通过富于暗示性的动作,由回溯追想完成。在这个空白处,假不写之写,充分体达其悠闲适意的生涯。下面再由人及鸟,续写棹动水响际,惊飞了双双栖憩的鸳鸯,忽地振翅远去,却又相互回头照看。这句表现鸳鸯神态极生动,它们的自然生理特征并具有社会人事内容的启迪性,这样便从容推出结拍,收束全篇:“一杯销尽两眉愁!”“愁”什么呢,或许是韶华易逝人生短促的伤感,对于远方恋人的眷念与离别的悲哀,某种理想境界执着而无望的追求,甚至是闲愁,一抹难以言说也不必说清的淡淡怅惘迷离情绪。总之,它烟雾般缭绕在心头,推诿不去。但一杯在手,便得释然,直觉跟前这花鸟水云无不欣欣然通合天机,与人相亲相近,又何不且乐现时的阳春美景,而拘拘自苦若是,念及此,就尽销愁颜了。
这首小词,似乎顺手写来,无须著力,却清丽畅朗,颇具天然之趣。
天香不数魏姚家,玉砌雕栏护绛纱。
闻说弓旌遍岩穴,怜才应是胜怜花。
胡人左辫安能脱,羊质豺心空苟活。魏圭束帽始吞华,分曹置学何超越。
明元平盗复防边,大武雄材谁敢越。兖豫幽雍入并包,自淮逾汉供彼捋。
佛狸未应卯年谣,春燕无家总林末。天道何曾遂果无,槊贯婴儿还自剟。
浚弘相继北南休,孝文出类文风豁。迁乔出谷岂徒然,以夏更夷如洗抹。
文治终难久属夷,夷运百年应易拨。宣武閒居失搆堂,孝明冲子漫嗟咄。
杨白花已河阴沉,尔朱荣向雒阳喝。庄闵逾年禄永终,东西自此名分割。
东雒长柯寄六浑,西安大柄繇黑獭。堪怜孝武入长安,辞汤得火徒蹩躠。
东静及身遇高洋,西文再传终拓跋。吁嗟元魏洵狄豪,百五十龄天乃夺。
君看齐周二纪馀,接瞬中原归我挞。
白面谁家郎,青骊照地光。桃花开绶色,苏合借衣香。
暮雪连峰近,春江海市长。风流似张绪,别后见垂杨。
身世一袍青,柴关尽日扃。鹿门传旧业,玄阁抱遗经。
玉树祥云拥,金茎湛露零。异时飞紫诰,何羡客为星。
显晦固有时,出处本同致。乘流与遇坎,等是一戏事。
真隐了无心,宁须论朝市。君看半隐名,是中有深意。
郑君坐交穷,结柳穷不去。无朋长独立,老大荒村住。
荒村扫人迹,取友惟西山。当应爱山标,可望不可攀。
牵萝架风亭,巀嶭揖高调。修檐入危碧,阮眼坐相照。
嗟今轻薄子,对面生九疑。宁如友真山,贞质终无移。
怜君意超超,愧我劳勿勿。未共结交心,漫负心脾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