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径萧萧乔木风,问君胡乐此安穷。五言寓兴杂今古,一饭留人随俭丰。
白雨已催兰楫浪,绿樽尚拟菊花丛。可人更约王郎子,共上山亭送远鸿。
猜你喜欢
浮生共憔(qiáo)悴(cuì),壮岁失婵(chán)娟。
汗手遗香渍(zì),痕眉染黛(dài)烟。
这一生与妻子共同分担着国难的痛苦以至于让人憔悴,正值壮年却又遇上丧妻之痛。
手巾上犹可嗅到妻子生前所用香膏的气味,画眉的黛烟也在手巾上留下了点点斑痕。
参考资料:
1、张玖青.《李煜全集汇编汇评汇校》:崇文书局,2011年12月:9页
灵筵:供亡灵的几筵。人死后,生者为祭奠死者而设立的几案,用以供奉灵位、衣物与酒食。憔悴:忧戚,烦恼。壮岁:这里指李煜丧妻时的二十八岁。婵娟:泛指形态美好的女子。这里指大周后。
黛烟:青黑色的颜料,古时女子用以画眉。
灵筵,即供奉亡灵的几筵。《梁书·止足传·顾宪之》:“不须常施灵筵,可止设香灯,使致哀者有凭耳。”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终制》:“灵筵勿设枕几,朔望祥禫唯下白粥清水乾枣,不得有酒肉饼果之祭。”王利器集解:“灵筵,供亡灵之几筵,后人又谓之灵牀,或曰仪牀。”
李后主十八岁时,纳绝代佳人、多艺才女昭惠为后,其婚姻之美满,伉俪之情深,才子佳人之意切,都是令人艳羡的。然而这对多愁善感的伴侣,在夫妻生活之外,却也有着因时移世变、国祚日衰而带来的诸多不顺心之事,当然也就难免“共憔悴”了。而尤其是年值“壮岁”,按常理,夫妻俩正当精力充沛,正该琴瑟调和,相依相傍,谁知竟疫从天降,绝症袭来,无情地夺走了与自己朝夕相处、形影相随的“婵娟”。“壮岁失婵娟”,中年丧偶,已是人生的大不幸,更何况所失的又是自己十分倾心的可人爱妻呢!接下来,“汗手遗香渍,痕眉染紫烟”,则是由昭惠皇后的遗物——眼前灵筵上的手巾触发哀感。凝神细看,巾上还留有爱妻生时轻抹香靥的“香渍”,细描眉黛的烟痕。可目下是“香渍”犹在,烟痕尚存,而“婵娟”已失,这就更令人不能不倍增切腹之痛了。全诗至此煞笔,余哀不尽。
夏夜雨欲作,傍砌蚯蚓吟。念尔无筋骨,也应天地心。汝无亲朋累,汝无名利侵。孤韵似有说,哀怨何其深。泛泛轻薄子,旦夕还讴吟。肝胆异汝辈,热血徒相侵。
春至鸧鹒鸣,薄言向田墅。不能自力作,黾勉娶邻女。
既念生子孙,方思广田圃。闲时相顾笑,喜悦好禾黍。
夜夜登啸台,南望洞庭渚。百草被霜露,秋山响砧杵。
却羡故年时,中情无所取。
浮生知几日,无状逐空名。不如多酿酒,时向竹林倾。
湖面波光鉴影开,绿荷红芰绕楼台。
可怜风物还依旧,曾见吴王六马来。
学剑无成去学农,学农更落惰农中。邦侯慈惠征徭简,喜课儿耕替阿翁。
炎风驾京尘,久旱氛祲恶。
义和鞭日车,光焰赫飞跃。
群生困熬暴,嘉俗坐焦灼。
高堂袒褐卧,汗下如鞭索。
安知于此时,乃见嘉树落。
狂飘随烟云,急洒动林薄。
萧然宇宙间,昏雾一疏沦。
虽忻意暂豁,所叹施未博。
雷霆司天令,何乃久寂寞。
微阴虽自复,阳亢不为却。
安得跻帝阍,一鼓造化橐。
太上方厉政,进贤登謇谔。
日将太平近,此变不应作。
吾徒勿咨嗟,坐看雨时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