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万里辞家事鼓鼙(pí),金陵驿路楚云西。
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你就要离开家乡,奔赴万里之外的军营,通往金陵的驿路上,楚地的白云似乎也同你一样,渐渐地向西飘去。
长江两岸的春色留不住你的脚步,青青的绿草也在为你送行。
参考资料:
1、霍松林.《历代好诗诠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95页
2、禾稼.《小儿唐诗三百首》:吉林美术出版社,2002年01月:第4页
事鼓鼙:从事军务。鼓鼙,军用乐器。金陵:一般指今江苏省南京市,但唐代时把润州也称为金陵,这里即指润州。楚云西:古代楚国地方的西部,这里指送别的所在。
行客:过客;旅客。草色青青:形容草长得好(多用于形容春天的美景)。
“万里辞家事鼓鼙”是说李判官将要辞别家人与亲朋好友,不远万里到润州去从事军务。诗人想要强调的,一是行人路途的遥远;一是行人履行公务的特殊性,是要去执行军务。这便暗含了诗人为他送行的原因和忧虑。因为古代交通工具极不发达,即使最快捷的交通工具也无非是北人骑马南人乘船而己。所以古代的分别往往不是意味着“西出阳关无故人”,便是意味着“人生不相见,动辄参与商”了。更何况李判官这次是到山重水阻的润州去“事鼓鼙”。诗人一再说明行人所去之地的遥远,这里又进一步暗寓着诗人为行人命运未卜而深深忧虑。
“金陵驿路楚云西”就是从地理座标系上为我们标出李判官所去之地的方位。诗里说金陵的驿路直通楚地之西。这里的金陵即润州,因为按照唐代行政区域的划分,润州也属于金陵的辖区。
“江春不肯留行客”一方面点出了这次送别的时间是春天,另一方面诗人又移情于物,抱怨那逝者如斯的江水和一年一度的春花为什么不愿意挽留远行客。
“草色青青送马蹄”,化用了“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的意境,同时也是诗人与行者难舍难分的送行场面的真实写照。两位友人并驾驱马,踏着河畔青草缓缓前行。
全文句句、字字都倾注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忧虑与担心,以春天春草“不肯留”“送马蹄”的无情反衬出离别者内心的有情。
闻道皇华使,方随皂(zào)盖臣。封章通左语,冠冕(miǎn)化文身。
树色分扬子,潮声满富春。遥知辨璧(bì)吏(lì),恩到泣珠人。
皇华使:皇帝的使臣。《诗·小雅》中的篇名。皂盖:古代官员所用的黑色蓬伞。封章:言机密事之章奏皆用皂囊重封以进,故名封章。亦称封事。文身:未开化的民族。
树色:树木的景色。富春:古县名,县治在今浙江杭州市富阳区富春街道。遥知:在远处知晓情况。泣珠:中国古代汉族民间神话传说中鲛人流泪成珠,亦指鲛人流泪所成之珠。后用为蛮夷之民受恩施报之典实。
全诗从出征写起,写到为求胜利,不惜牺牲。其时赵都督还没有动身,因此诗中采用的是虚拟的语气,描写的是想象中的情景。
首联“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写启程。首句介绍赵都督动身,以天上的将星喻指赵的出发。这一巧妙的联想、比喻,同时还拓展了诗作开阔的空间,令人想到赵都督或许就是在这样一个繁星满天的夜晚出发的。第二句既交代了出征时节是柳条发青的春天,又以“柳”字暗点折柳送别的特定场景,惜别之情,深蕴其中。
颔联“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描写军队行进中的气势。刁斗,军中用具,白天用来烧饭,夜间用于打更报警,把它写进诗中,富于实感地表现了军营的生活情景。中间又以一个“鸣”字突出听觉,使人如闻一路军声震天,外加“万里”二字修饰,更显得声势浩大,军威显赫。“万里”句由物见人,借助听觉渲染出征的气势,“三军”句则正面写人,诗人仿佛亲眼目睹这位将军率领三军正浩浩荡荡奔赴边陲。“井陉”,即井陉口,又名井陉关,唐时要塞,在今河北井陉县境内。一个“出”字,点出了此次进军的方位路线,与首句的“动将星”前后呼应。
以上两联,从启程写到行军,重在勾划赵都督英勇赴边的非凡气势;后两联表现赵都督的内心世界以及他戍边卫国的耿耿忠心。颈联“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正面写他立功报国的思想。“凤阙”,汉代宫阙名,在建章宫东,因为其上有铜凤凰而得名,此处借汉说唐,用以泛指宫廷。“龙庭”,原指匈奴单于祭天的地方。“取龙庭”,借指誓歼敌虏。这两句互文见义,意思是无论“辞凤阙”或“取龙庭”,都下定“忘身”、“报国”的决心。“辞凤阙”在出征之前,“取龙庭”是在鏖战之后,可见决心始终如一。
尾联“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以议论结束全诗。上一联作正面抒情,这一联从反面议论,加以强调。“岂学”表示不应该学、不想学乃至决不学的意思。书生皓首穷经,不能为世所用,难免会有许多牢骚不平甚至生出弃文就武的想法。王维也有希望建功立业而又壮志难酬的隐衷,因此借题发挥,作为对于赵都督的赞扬之词说了出来。
这首送别诗,写得意气风发、格调昂扬,不作凄楚之音。表现了青年王维希望有所作为,济世报国的思想。
寒云如覆盂,漏天不可补。曜灵避面久,畏客牢键户。
黵江海蒸,襂纚霰霄聚。闭关且何事,卧听檐溜汿。
断续缀残更,啌嘡轹虚釜。失行雁濡翼,噤晓鸡上歫。
水官厉威严,雨师从吕钜。尽收天一气,并作银潢抒。
代云不成马,卫蝀空饮甒。河亡九里润,海溢万家沪。
南朔相倚伏,亢霪不均普。物物固难量,笺天奈何许。
雌风四维来,龙具不能御。了无喁于唱,亦不士囊怒。
翕习惯投隙,披拂仅如缕。俄焉目中䁾,{忄戊}若负尸疰。
老妻颇多智,装棉剂吴楚。藏姏燕赵产,缩朒甚饥鼠。
固知广川谷,实有异寒暑。荆南五月来,炙热剧烹煮。
伏金骨俱烁,秋暴背其腐。商飙一泠汰,暂得宽肠肚。
宁复此愁霖,而兼湿寒茹。不忧灶生蛙,将恐血为蛊。
橘枳改柯实,蜃爵纷介羽。嗟惟人不化,何用适风土。
孤裘故黄黄,掩形不如褚。清川浴垢疥,焉事资章甫。
西园蕃草木,花叶故举举。蜡花实非梅,滇茶讵能苦。
瑳瑳老槠树,占地冻不癙。旁有南烛实,浪称仙饭糈。
名虽疏药录,味不厕菱蒟。鲜鲜若新沐,风槛群媚妩。
兹族畏霜乾,徼幸且濡湑。宁知膏泽赢,蠋蝎益孳乳。
穷阴未肯释,蹙頞唏老圃。陈君泥滑滑,税舆践今雨。
幽室共槃辟,高吟忽扬诩。长舒汲古绠,高彍克敌弩。
相君笔削资,谈笑九流叙。吾思古时人,心斗日迎拒。
程马蜕形骸,杯盘代尊俎。莫随气化运,孰自喙鸣主。
开天启疆域,元和判州部。奇出日恢今,高攀不输古。
韩白柳刘骞,郊岛驾籍仵。四河导昆极,万派播溟渚。
唐余逮宋兴,师说一香炷。勃兴元祐贤,夺嫡西江祖。
寻视薪火传,晰如斜上谱。中州苏黄余,江湖张贾绪。
譬彼鄱阳孙,七世肖王父。中泠一勺泉,味自岷觞取。
沿元虞范唱,涉明李何数。强欲判唐宋,坚城捍楼橹。
咄嗞盛中晚,帜自闽严树。氏昧荀中行,谓句弦偭矩。
持兹不根说,一眇引群瞽。丛棘限墙闱,通涂成岨峿。
谁开人天眼,玉振待君拊。啁嘻寄杨榷,名相递参伍。
零星寒具油,沾渍落毛尘。奈何细字札,衔袖忽持去。
坐令诵苕人,倍文失言诂。郑侯凌江来,高论天尺五。
画地说三关,撰策筹九府。癯颜载火色,烈胆执彫虎。
荡胸万千字,得句故难住。梁鸿瓜庐身,礼殿击鼍鼓。
沧海浩横流,中潬屹砥柱。可怜灌灌口,味肉失腒脯。
那复问尖叉,秋虫振翅股。怀哉海陵生,江草罥柔橹。
痯痯济阳跛,海燕对胥宇。季子踏京华,尺书重圭珇。
太阴沈暮节,病叟局寒女。出户等夜行,焉将燎庭炬。
百忧中缴缭,四望眩方所。赖君排偪侧,冰窟日謰謱。
消此雨森森,蠲彼愁处处。天门开詄荡,曷月日加午。
城隅卓刀泉,中有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