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光景一篇诗,此世何堪作许离。一代声名属韩吕,百年衣钵付严黎。
风生佛屋朝谈处,月满仙坛夜步时。珍重陵阳老孙子,当时酬唱亦同之。
猜你喜欢
紫气龙颜穆,彤墀虎卫森。万年占帝运,一念格天心。
日月何亏食,华夷仰照临。谁应知有喜,白首忝词林。
披图尘眼一时醒,岩磴浑疑旧日经。深树雨馀云满壑,危桥波涨草连汀。
山屏晚称支颐对,瀑布晴宜洗耳听。林下岂无高士隐,欲携藜杖叩柴扃。
风雨秋池上,高荷盖水繁。未谙鸣摵摵,那似卷翻翻。
故人通贵绝相过,门外真堪(kān)置雀罗。
我已幽慵(yōng)僮(tóng)更懒,雨来春草一番多。
老朋友和达官贵人们不再和我往来,我门庭冷落,真的可安放捕鸟的网罗。
我已懒散无聊,什么都不做,家中的仆人更是懒过我。你看,一阵春雨刚过,门外的青草又长了许多。
参考资料:
1、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144
2、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52
故人:老朋友。通贵:达官贵人。绝相过:断绝来往。“门外”句:谓门庭冷落,可安放捕鸟的罗网。这里用此典,说明人情冷暖。罗:捕鸟的罗网。
幽慵:闲散疏懒。僮:仆人。一番多:一倍多,这里指很多。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咏闲居是重要主题之一,也称为闲适诗。对诗人们来说,所谓闲,不仅仅是没事做或不做事,而是相对出仕忙于公务而言,所以闲居诗往往成了隐居诗的代名词。司马光退居后,不能忘怀于朝廷政治,所以这首《闲居》写闲而实不闲,至少是身闲心不闲,因而格调与传统的闲居诗不同。
诗前两句说自己的老朋友及昔日的同僚们纷纷倒戈,支持新法,与自己断绝来往,家里安静得门可罗雀。第二句用汉翟公典故,讽刺人情冷暖,世风不古,表示自己胸中的不平。下半由此发挥。众叛亲离,他自然郁郁寡欢,对任何事都漠不关心,无精打采。连仆人也改变了以往惯有的勤俭,乘机偷懒,一场春雨过了,庭前杂草丛生,也没人去管。“僮更懒”三字,道出无限辛酸,大有“运衰奴欺主”的味道。
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句句写闲,门庭冷落,无人过访,就少了许多应酬,可以空闲;自己慵懒,无所事事,也是闲。但诗人笔下展示的生活场景不是优游闲散的,而是内外交困的;诗人的心情也不是恬淡安适的,而是抑郁不平的。此诗是浅显中有深致,平淡中有沉郁。这就是此诗的成功之处。
神仙灵异古今传,穷理修真本自然。遗址宛存疑谷口,苍崖乔木耸青天。
水明楼下相看,凉荷一色珑松地。赤栏低压,绿裳轻蘸,月明千里。
小苑梨花,重门柳絮,算来相似。傍前汀白鹭,几番飞下,寻不见,迷花底。
无数弄珠人戏。小酥娘、水天閒倚。明妆束素,非关只爱,把秾华洗。
为怕秋来,满湖红粉,惹人憔悴。拚年年玉貌,江潭夜悄,凝如铅泪。
百战徒劳八岁兵,秦民失望霸图倾。
沐猴不免当时笑,戏马空传此日名。
故垒萧萧连泗水,寒山簇簇近彭城。
行人回首荒台上,啼鸟凄凉学楚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