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箨离离乡触藩,怒雷挟雨更追奔。绝甘赖有吴公子,菌蠢猫头不足论。
猜你喜欢
楚产惟渠可定交,时时隔壁望烟梢。已烦稚子来相过,更有新诗送岛郊。
佳句新茶亦太奇,尝新即日未全迟。扫除雁鹜行边事,细辗春风细读诗。
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
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
这首诗评论了初唐诗人沈佺期、宋之问、陈子昂。初唐诗坛基本是南朝形式主义文学的延续,宫体诗充斥诗坛,文风绮靡纤弱。沈佺期、宋之问总结了六朝以来声律方面的创作经验,确立了律诗的形式,驰名一时,对唐代近体诗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元好问肯定了他们的贡献和影响(“横驰翰墨场”),但也批评了他们在诗歌创作上仍然没有摆脱齐梁诗风。
元好问认为,开唐诗一代新风的诗人是陈子昂。陈子昂复归风雅兴寄,高倡汉魏风骨,上接建安传统,以其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终于廓清了初唐半个时纪齐梁余风的影响,迎来了以“风骨”、“气象”著称的盛唐诗歌创作高潮。他的“兴寄”、“风骨”理论成为后人反对形式主义柔靡诗风的理论武器。因此,元好问充分肯定了陈子昂的历史功绩,并将其革新文风与范蠡的平吴事业相提并论,认为也应为陈子昂铸像,以表其功。
愁绝芳林日日风,萧斋坐我寂寥中。捲帘懒向苔阶看,花雨平堆一寸红。
嘹唳遗踪去,澄明物掩难。喷开山面碧,飞落寺门寒。
汲引随瓶满,分流逐处安。幽虫乘叶过,渴狖拥条看。
上有危峰叠,旁宜怪石盘。冷吞双树影,甘润百毛端。
异早闻镌玉,灵终别建坛。潇湘在何处,终日自波澜。
大路古茅屋,问津欲何从。
鸡黍相款留,贤哉植杖翁。
不见孤山处士星,西湖风月为谁清。
当时寂寞冰霜下,两句诗成万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