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恨当年许嫁轻,临歧悲哽不能声。
痛肠恃酒翻多病,险道登天仅得晴。
女欲有家生世事,谁知与父别时情。
是虽婿玉□堪抱,南望云山泪自倾。
猜你喜欢
绮窗醉凭,南枝梦寻。云荒翠冷严扃,写凄迷古春。
铅华半匀,沉檀半熏。美人影隔江浔,化烟痕水痕。
田园桑柘已萧然,土屋朝炊几断烟。风捲火云天欲雨,马嘶铃阁日如年。
危途敢道应回驭,尸位须知早避贤。安得虎溪同一笑,独留衣钵向人传。
又名:河上送赵仙舟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祖帐(zhàng)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mù)长河急。
解缆(lǎn)君已遥,望君犹伫(zhù)立。
才相逢刚刚以一笑相对,又相送变成了阵阵啜泣。
祖帐里我已经感伤离别,荒城中我更加发愁独入。
天寒季节远山一片明净,日暮时分大河格外迅急。
解开缆绳你就迅速远去,遥望着你我还久久伫立。
参考资料:
1、彭定求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86.
2、邓安生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35-36.
祖帐:为出行者饯行所设的帐幕。古人出行,上路前要祭路神,称“祖”,后来引申为饯行。此句一作“祖帐已伤离”。荒城:即边城的意思。指齐州。一说指济州。
长河:指济水,齐州在济水南。
缆:系船的绳索。伫立:久立。此句一作“望君空伫立”。
此诗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王维为送别友人祖咏而写的作品。
“”起句平易如话,写两人才相逢又相别了,刚高兴了一会,此时又悲伤了起来。这两句语言朴实平易但蕴含的情感又很丰富。“相逢”、“相送”、“方”、“还”传达出来去匆匆的遗憾。“还成泣”一方面表明友情是多么真挚、深厚;另一方面短暂的“笑”对“泣”又起了反衬、加强的作用。这两句真是天生的好言语。下两句亦是叙别。济州位于黄河下游,作者在《被出济州》中谓之“井邑海云深”,谪居于此,自然更生遥远之感了。他的愁入荒城,也含有不甘于这种境遇的意思。那首也是作于济州的《赠祖三咏》写道:“贫病子(指祖)既深,契阔(离散、劳苦)余不浅。”可见二人皆是天涯沦落人,因此友情就显得分外深厚了。“”这两句写到环境,仿佛一路絮谈,周围环境都未顾及,此时友人解缆离去,才注意到伫望中的这些景象。这两句使人产生时间感,“祖帐”进行了多长时间啊。这景象引起作者特别注意,自是迎合了他此时的情绪,表现出友人离去造成自己的空虚感、落寞感,而“日暮长河急”更加重了心绪的撩乱。沈德潜称“着此二语,下‘望君’句愈觉黯然。”(《唐诗别裁》)诗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望着友人离去,真是“黯然销魂”至极了。“解缆君已遥”,写船快,实则怨船快;“望君犹伫立”,一个“犹”可见他是何等执着。这类的诗句很多,只是王维这两句用两个“君”分明是谈话口吻,仿佛此时他在心里默默地与友人在交谈。
这首诗叙别情,在王维同类诗歌中,显得特别浓挚深至,而语言表达又很自然素朴,“天寒”二句的描写也似是不经意间的点染,王文濡评曰:“不设色而意自远,是画中之白描高手。”(《历代诗评注读本》)这真是“淡者屡深”(司空图语)了。
三生种植得梅缘,每见梅花辄欲颠。清梦化为蝴蝶去,也应只在此花边。
避影归来信陆沉,柴门一掩自春深。山中灵鹊喧晴旭,江上浮云散晚阴。
离索每劳鱼鬣讯,空虚偏喜马蹄音。外台今昔惟雄重,何得寒盟许却寻。
落阱都缘奔火明,林然多足不支倾。是谁贻怒到公等,怜汝无肠受鼎烹。
支解肯供浮白醉,壳空竟弃外黄城。江湖好是横行处,草浅泥污过一生。
城绕青峰锦绣回,仙楼十二竞崔嵬。云飞沧海山无尽,潮撼长江雨并来。
吴相忠魂祠宇在,宋皇行殿梵宫开。东南都会金城废,竟日湖船丝竹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