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老归欤拙独存,剖瓜亦欲问天孙。
故人有约夜堂醉,老子不禁秋暑袢。
却恐长绳縻日月,政须高枕问乾坤。
北窗风好难为客,未辨冠巾数候门。
猜你喜欢
眼处心声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
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
这首诗批评了缺乏现实体验的模拟文风(如西昆体、江西诗派等),指出了诗歌(文学)创作的源泉是客观现实,真情必然来自诗人的切实生活感受。元好问认为,文学作品不是作家头脑中虚构的,而是客观现实在头脑中的反映。只有像杜甫那样“亲到长安”,对客观的描写对象有了实际的接触和体验,才能激发内心的感受,写出入神的诗句。如果一味去“暗中摸索”,临摹前人的作品,是永远不可能在诗中真实地描绘出现实对象的(“总非真”)。这样,元好问就在杜甫和杜诗的影写者们中清晰地划出了一条真、假诗人地界限。
睪亭西去远,一过一凄然。雁宿芦中月,人归草际烟。
渔家多近水,戎垒半侵田。尚喜馀民在,停舟问昔年。
人于物外莫容心,往事骄盈可作箴。七叶貂蝉权位赫,五侯蜡烛宠恩深。
酒肴腐败饥人死,裘马轻肥杰士沈。损抑自无欹器覆,人于物外莫容心。
芍药承春宠,何曾羡牡丹。麦秋能几日,谷雨只微寒。
妒态风频起,娇妆露欲残。芙蓉浣纱伴,长恨隔波澜。
席上酒杯难减,鼎中药味频加。老人争得脸如霞。镜里衰容人怕。檐溜尽成冰柱,前村变却梅花。琼瑶破碎为行车。冻雀盈枝堪画。
公实汝胡遽为别,郊原黯淡无颜色。未论咫尺即万里,鸿飞冥森塞云侧。
南看舟楫北冠盖,落日滔滔岂终极。乾坤去住亦何限,丈夫岂尽关胸臆。
迩者吾醉长安陌,忽醒双眼文章伯。雄心颇折历下生,侠志兼许淮南客。
徐卿慷慨见同调,每语富贵真堪掷。酒酣吾歌独能楚,掀髯一笑秋天白。
亡何汝称抱奇疾,踯躅下羡夷门卒。裁成芰衣仅掩胫,欲向空山采芝术。
呜呼日月知汝留不得,缩地回颜竟何术。千年好振在吾党,万事可足婴公实。
旅馆时相访,怜君情最亲。明灯话乡土,把酒叹风尘。
雁叫霜来早,乌翻叶堕频。谁知今夜里,同是忆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