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丁编竹亦勤哉,老蔓纤条费剪裁。杳杳翠云深作洞,霏霏香雪簇成堆。
玉虬飞下盘千尺,金爵携将饮百杯。说与此花狼籍后,园林杖履亦稀来。
猜你喜欢
东皇为代是南薰,酝酿成花迥出尘。尽洗娇红春态度,独呈雅素雪精神。
牵衣弱蔓如留客,入枕清香更恼人。月下星前曾醉插,肯容烦暑到冠巾。
轻阴池馆水平桥,一番弄雨花梢(shāo)。微寒著处不胜娇,此际魂销。
忆昔青门堤(dī)外,粉香零乱朝朝。玉颜寂寞淡红飘,无那今宵
清明前后,云淡天阴,池塘和小桥边上,只见那毛毛细雨滋润着盛放的杏花,在微寒的天气下更显娇艳,也更为婀娜多姿。
。想当年在那京师门外的堤岸上,一阵狂风暴雨过后,几日之间,杏花身殒香灭。花朵已经落尽的杏花,连蜂蝶都不来光顾了,只好守着寂寞过日子,它哪里还有一刻千金的春宵?
参考资料:
1、孙文光,彭国忠著.明清词举要: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02:第54页
2、小舟编著.古典诗词名篇浅读中华诗词三百首诗词三部曲之一:花城出版社,1999.10:第427页
。青门:汉长安东南门,本名霸城门,因其色青,故俗称为青门。玉颜:指杏花。无那:无奈。
首二句“轻阴池馆水平桥,一番弄雨花梢”,勾勒出“池馆”的气象景物:天色微阴,春雨绵绵,池塘水涨,已与桥平,细雨又把杏花浸洗一番。这二句似乎实写南园桥边雨中杏花,却分明是虚写风雨摧残中的柳如是,以实写虚,从而得到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
紧接着二句“微寒着处不胜娇,此际魂销”,描绘了一幅杏花娇弱,好象承受不住春寒风雨的景象,这让伤名的诗人黯然销魂。
上片一反诗词中用杏花装点热闹繁荣场面的惯常手法,用重笔描写它在春寒冷雨之中的“不胜娇”。在作者渲染的这种令人黯然神伤的情景中,作为虚影叠印的柳如是,则已绰约其中了。
下片则借杏花的“零乱’’写柳如是的飘零身世,以抒发一己的“无那”心绪。
“忆昔青门堤外,粉香零乱朝朝。玉颜寂寞淡红飘。”一个“忆”字,引出城门外长堤边这一派红颜憔悴、玉蕊凋零的残败景象。几句中三次写花,三次写法各不同:一曰“粉香”;二曰“玉颜”;三曰“淡红”。从“味”、“形”、“色”描绘之,美的确美矣。只可惜红颜薄命,生不逢地,只能用“寂寞”打发日子。
这是一首咏物词,词中所咏的,是春雨微寒中的杏花。但吟味再三,雨中花间,总依稀晃动着一位佳人的倩影:她就是江南名妓柳如是。词人笔下的“雨中杏花”,就是他心中的情人柳如是:当年的卖笑生涯,留下了“青门堤外,粉香零乱朝朝”的记忆;如今,与词人同居,承受种种欢爱,却也遭遇无边的压力,仿佛“奔雨花梢”,“微寒著处不胜娇”。她以“寂寞”抗争,在无声中忍受巨大的精神摧残,任凭“玉颜”“淡红飘”,让青春年华流逝。词人对柳氏的遭际黯然“魂销”,却也无可奈何,只能徒唤“无那”。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人生难得惟岁月,过去韶华已陈迹。小园地占城南隅,天与吾曹占丽泽。
客秋共醉菊花杯,东篱错认渊明宅。酣歌狂笑乐陶陶,社名遂假陶为额。
吾江名阀推峨眉,叔重文章亦宗伯。东山品格尚清高,芙蓉江上今元白。
主盟况有贤令尹,载道欢歌遍苍赤。能文能武公瑾才,师干更早扬鹰翮。
馀子矫矫锐莫当,奋勇都能连夺席。或则健笔九鼎扛,石破天惊具魄力。
或则著述富等身,枣梨寿世珍刊刻。少壮咸具芳兰姿,耆年尤显苍松格。
鲰生小隐长江滨,惭愧荒芜鲜实获。折简四出邀名流,鸿骞凤翥集宾客。
吾生行乐当及时,弹指光阴不过百。填胸块垒不能平,除却诗酒难消释。
此间况近古漫园,昔贤觞咏无虚夕。竹林古墓芜一隅,历劫浮屠耸千尺。
吾侪凭吊恣流连,表章古迹谁之责。濡毫漫赋开场篇,无才莫笑难为役。
天上嫦娥试晚妆,团团一镜照清光。蟾宫果有长生药,乞与诗人一粒香。
严风萃群有,蝇蚊亦无多。所憎虽去眼,若此岁晏何。
中夜揽衣裳,起视星与河。出云未还山,落叶早辞柯。
沉思不成寐,太息继以歌。
花红水绿斗春妍,长望江南忆乐天。
黄栗留鸣山寂静,野棠梨发树蔫绵。
楼台三竺将归路,气象西湖欲晚烟。
风物不殊乡国异,好寻归马问长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