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落江空又暮秋,故人底事久遨游。黄尘千里异乡路,明月半篷何处舟。
计利徒贻妖鬼笑,归田早为厥孙谋。吟馀一送凭高目,瘴雨连天风满楼。
猜你喜欢
几树村边合,一峰云外青。田荒耕晓月,井浅汲秋星。
到老贫相送,苦吟人不听。记曾相访处,自写换鹅经。
无复高谈慰索居,壮心零落竟何如。人间漫有金台梦,身后谁传玉枕书。
半亩苍苔埋璧地,一声白雪断弦初。芙蓉峰下闻吹笛,泪滴春天草木疏。
紫鸾栖棘乳溪边,不羡群飞漫刺天。
一见交情真我辈,更将诗句洗尘缘。
宁唯刮目须三日,恨不从公蚤十年。
只恐秋风趣分袂,尺书傥有雁能传。
半世飘蓬鬓已霜,营营复尔为谁忙。归田未说家山好,作客宁辞道路长。
问信故人时共语,候门童子日相望。重阳已近无消息,又负黄花一度香。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自:自从。屈原(前340—前278):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战国时代楚国政治家。名平,字原。相传端午节习俗就是源自对屈原的纪念。
楚江:楚国境内的江河,此处指汨罗江。直臣:正直之臣,此处指屈原。
端午即农历五月初五日,为民间“一年三节”之一。相传此日为我国第一位伟大诗人屈原投江自尽日,后人伤其冤死,特以粽投江祭祀并划船捞救,遂相沿而成端午节日食粽和龙舟竞渡的风俗。作者这首绝句更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尽管后人百般歌颂、祭祀,像屈原沉江这样的悲剧毕竟发生了,如此冤屈是不能简单地洗刷干净的。这首诗言近意远,言简意深,很有力量。
学书不学卫夫人,度曲惟教唱柳君。鹦鹉自将新律教,猧儿闲取练香熏。
镜中铸就娇颜色,帐里惊回好梦魂。一榻茶烟清似水,金钗划作断肠纹。
凭仗鞋尖与杖头,浮生腐骨总悠悠。
天公尽放狂风雨,不到天都死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