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此青钱小,移舟傍浅湄。团青迎浴佛,脆绿未巢龟。
翠幄钿孤镜,瑶田葑四维。微风翻嫩紫,半捲欲开时。
猜你喜欢
三十年来心未已,一片西湖梦中水。闻君宅外有名园,湖山移入杭城里。
花边放棹夜不归,日上高春眠正美。人生快意须行乐,世上浮云空复尔。
君不见东方大夫神仙子,金马陆沉饥欲死。公孙开阁号平津,共宿故人犹布被。
羁縻薄禄固不堪,溪刻终身亦何以。何如丝竹卧东山,时来乃为苍生起。
只在閒云里,房虚湿翠屏。童归收晚果,客至歇残经。
月落千峰黑,龙归白水腥。关门无一事,草木共冥冥。
公道如天望眼开,片云无地著群猜。千钧用尽能辞力,万木抡馀始见材。
枕为听更寒自警,门因看月夜频推。虚惭浅薄持衡地,十度悬科五度来。
共骇(hài)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cáo)嘈殷(yīn)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xiá)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在端午节这天,围在岸上的人们,惊怕地观看着群龙在水上嬉戏,不知道原来这是装饰成龙形的小船。
船上彩旗猎猎作响震纪空中翻飞,敲响的锣鼓喧闹,清清的水流。
从古到今屈原的冤魂不散,楚国的风俗至今仍存。
闲暇的日子正适合在江亭喝酒聚会,诵读《离骚》,哪觉得其中的忧愁。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骇:惊骇。木兰舟:这里指龙舟。
青汉:云霄。殷:震动。
终古:从古至今。
暇日:空闲。高会:指端午节会船竞渡。
《午日观竞渡》是明代边贡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从端午节期间戏水,赛龙舟的风俗开始写起,触景生情,表明了对屈原的思念,对异乡的端午风俗的赞同,在闲暇的日子里总会有一丝丝闲愁。
首联是写端午节人们观看赛龙舟的场景。表现了端午节时期热闹的场面。
颔联全面描写了龙舟的装饰,赛龙舟的热闹场面。
颈联进而转向了对屈原的思念。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都会祭念屈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风俗至今仍然存在。
尾联直接抒情,诵读《离骚》,吐露了诗人生活中的淡淡哀愁。
这首诗沉稳平淡,风格朴质,包含着诗人对爱国民众英雄的崇敬心情。
高甃绝行尘,开帘似有春。风倾竹上雪,山对酒边人。
步暖先逢日,书空远见邻。还同内斋暇,登赏及诸姻。
崧岳重生再及申,望馀两日正青春。熊罴五十年前梦,龟鹤三千岁后身。
故地寂无南牧马,桂枝新有北归人。黄封赐酒堪为寿,愿颂庄周上古椿。
江上秋风宋玉悲,长官手自葺茅茨。
人生穷达谁能料,蜡泪成堆又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