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月祠原庙,都人忆故宫。
当年驾幸处,乔木鸟呼风。
猜你喜欢
仙宗司玉历,帝系出璇霄。功业超千载,威灵会六朝。
圣孙严子事,神武耀文昭。游渭衣冠在,违颜咫尺遥。
奉安先上衮,守卫肃中貂。重屋华天篆,棂星屏俗嚣。
麾幢迎宝辇,象魏起祥飙。霞醴充流瓒,芝房陋焫萧。
降升瞻穆穆,謦欬听寥寥。复道悲追汉,灵旗想伐辽。
荐新随四孟,观德序三昭。养慕谐虞氏,声明格有苗。
庭分五行舞,乐奏九成箫。将相旌遗烈,松筠鉴后彫。
肖岩非特说,画阁岂惟乔。寰海名王聚,江湖王气销。
基图传久大,宫阙壮嶕峣。皇泽弥霶霈,群生荷益饶。
侍祠叨旅进,赓颂仰材翘。孝治光青史,琼瑶合瑑雕。
谁道飘零不可怜,旧游时节好花天。断肠人去自经年。
一片晕红才著(zhuó)雨,几丝柔绿乍(zhà)和烟。倩魂销尽夕阳前。
谁说花儿凋零不令人生起怜爱之情呢?当年同游之时正是春花竞放的美好时光。而今友人已去,空余自己独身一人。一片晕红才著雨,几丝柔绿乍(zhà)和烟。
眼前一片红花刚刚被春雨打湿花瓣,丝丝嫩柳在烟霭中随风摇曳。在夕阳落照前的美景令少女为之梦断魂销。
2、陈水云著,唐宋词在明末清初的传播与接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0,第390页
飘零:飘落零散。旧游:昔日之游。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经年:一年或一年以上。
晕红:形容海棠花的色泽。才:一作“疑”。著雨;春雨微著。柔绿:柔嫩的绿柳。一说嫩绿的叶子。倩魂:指少女美好的心魂。销尽:茫然若失。销尽;消散。
词人在笔下着力表现其伤春惜花的意绪,同时也借花写人,“倩魂销尽夕阳前”既是惜花之凋谢,也是伤人之辞世。
“谁道飘零不可怜”起句就将人带进一个绚烂的暮春时节。繁花满天,一树树的海棠花竞相开放喧嚷嬉戏,祥宁中飘渺着生命的灵动。这凄婉的美丽令人怜爱叹息。古人论词的结构,妙在断断续续,不接而接。“谁道飘零不可怜”句,就具有如此之妙。它与下面两句,一写回忆,一写现实,看似不接,实则词意紧紧相接。一样的飘零,不一样的感觉。既突出了如今内心的悲凉,又为描写现在的情景作了铺垫。
词人一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通常写法,一开篇就道出了自己的感触“谁道飘零不可怜”,可谓别出心裁让人耳目一新,不觉眼前一亮。第二拍“旧游时节好花天”,词人随即点明这是故地重游,相似的景物自然很容易勾起人美好的回忆。但词人并没有描述当时的情景,只用了“好花天”三个字写出了相同的时令和场景。可如今物是人非,怎不叫人断肠。这里用的是隐显手法。作者只写游览的天气,而把佳人的容貌与动作,则全部隐藏起来,让读者自己去想象。这种写法,可谓绝顶高明,用“隐”来激发想象,从而拓展了“显”的意境。
下片转入写景,“一片晕红才著雨,几丝柔绿乍和烟”用如烟绿柳衬雨后红花。晕字用得极妙,既写出了花色彩的变化,也写出了人在花丛中的独特感受。下片结“倩魂销尽夕阳前”。用拟人的手法写落花,怜惜之情溢于言表。以夕阳为背景,显得格外凄美。还照应了上片起句,使全词浑然一体、余味无穷。词意凄绝,充溢着无可奈何的情绪。这里词人以生动的比喻,进一步把集合着悲凉、痛苦、伤心、悔恨,交织着绝望与希望的感情,推向了高潮。
词人虽然写的是情,但其中也渗透着人生哲理。其实销尽的又何止是花魂。花落春去,逝去的还有美妙的时光、美好的青春年华和那转瞬即逝的爱情,美好的东西总是短暂的。红尘一梦,再美的绽放也是过往,终将飘零,诗词的境界就是在刹那中见终古,在微尘中显大千,在有限中寓无限。
此篇词极婉媚空灵,恍惚迷离,令人荡气回肠。
碧树银塘接画楼,天人谁肯降琼輈。
三山密信传青雀,五日归鞍跃紫骝。
郢酒泛冰星弁侧,吴歈倚瑟黛蛾愁。
云峰得句怀真赏。瘦尽东阳沈隐侯。
东风阵阵花狼籍,老夫钩帘空叹惜。往来扶病欲出门,门外春泥深一尺。
徐家园里葛家楼,回首繁华逐水流。安得红颜生羽翼,玉笙吹上昆崙丘。
病生愁,愁种病。病起愁添,强对芙蓉镜。委地香云慵不整。
如剪春风,看卷晶帘影。
钿蝉寒,钗燕冷。憔悴腰肢,羞与垂杨并。一缕柔丝千万恨。
绿腻琼梳,指上馀香凝。
双柏槎牙立,看成龙虎姿。香枝或见掇,苦干定谁移。
山作将军号,春还老子祠。此间信时令,生理露霜披。
流莺惊节物,乐事二毛前。山简不堪醉,渊明方欲眠。
谈馀愁似茧,坐久腹如蝉。日出重游衍,残花有杜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