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郎胸中墨数斗,笔下烟云千万重。昆崙积石泰华接,潇湘云梦银河通。
岷峨翠流三峡水,衡岳青莲五老峰。清溪九曲处士屋,丹霞百丈神仙宫。
下有临渊欲坠之灵石,上有参天不老之长松。岚光雨气迷远近,咫尺万里将无穷。
谁知大地山河境,乃在冰缣意匠中。我今抚卷三叹息,画史真能夺化工。
猜你喜欢
我爱钱塘辄醉翁,江山万里在胸中。应怜远道头先白,却写新图思不穷。
鹦鹉洲前春草暗,凤凰台上暮云空。登楼莫遣悲王粲,天外乡关咫尺同。
暮雨朝云巫峡梦,西风落叶洞庭秋。扁舟两屐终多事,短轴明窗且卧游。
玉井湛秋月,光影清肺腑。群姝拥飞盖,列坐水仙府。
晚色淡苍烟,远香度风渚。水木更清华,疏桐连弱榉。
济济集群彦,良会喜今雨。铁崖文章伯,笔阵谁敢拒。
天生高世姿,不作庸人语。两张多藻思,珠玉映月露。
醉吟采莲词,似对若耶女。濂溪《爱莲说》,绝胜著花谱。
卢敖有仙气,欲向风中举。嗟予复效颦,笑倒诗中虎。
诸生方扫讲台花,更舁篮舆到若耶。正是可怜寒食后,乌巾白发倚风斜。
南客何时去,相逢问故人。望乡空泪落,嗜酒转家贫。
疏懒辞微禄,东西任老身。上楼多看月,临水共伤春。
五柳终期隐,双鸥自可亲。应怜折腰吏,冉冉在风尘。
竹窗闻远水,月出似溪中。
香覆(fù)经年火,幡(fān)飘后夜风。
性昏知道晚,学浅喜言同。
一悟归身处,何山路不通。
流水潺潺遥遥飘入竹窗,明月皎洁仿佛溪水中洗过。
新香火覆照去年香灰,后夜风吹动殿前风幡。
本性昏知道为时已晚,学识浅却喜见解相同。
一旦悟得归身之处,万水千山道路自通。
参考资料:
1、蒋述卓《禅诗三百首赏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62页
澄上人:唐代僧人,其生平不详。
香:梵语“健达”译为“香”,为六种供养之一。佛教中,以为香能将人之信心通往佛所。
作品首先劈空而来,营造出一个禅境。这里不写投宿的过程,也免去了入禅的经历,直接写见闻感受。竹窗闻远水,水声若有若无;月出似溪中,月色若隐若现。这是迷蒙而优美的月夜景色,也是那不可捉摸的禅境。接着写寺院特有之事物:香、幡,描写中,语带禅机。去年的香火已化作香灰,香灰已冷;今年的香火犹在燃烧,香灰应热。而就在这冷与热、生与灭的不息变化之中,禅也在无言地传递。后夜风起,后夜风凉,后夜风劲,就在这静夜里,殿前幡飘飘而动。就在这动静之间,夜昼之间,让读者似乎体悟到了禅意。于是,作者与院中僧谈起了他的心得。禅自然不在言语之中,作者于是有“性昏”及“学浅”的谦辞;但非言语又无从呈其心得,特别是当他的表达得到僧人之认可,更觉十分欣喜,也增添了信心。他觉得自己真正开悟了,他觉得自己找到了皈依之所,他觉得从此后,在人生的道路上将会左右逢源。诗之开篇未写入寺院的路径,诗之末尾便写明:禅悟是通达方便的门径。
苍梧遗舜迹,白云秋气愁。君得人文地,相传是此州。
山连夜郎密,瘴入桂林收。独有思亲泪,非缘逐客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