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钱塘辄醉翁,江山万里在胸中。应怜远道头先白,却写新图思不穷。
鹦鹉洲前春草暗,凤凰台上暮云空。登楼莫遣悲王粲,天外乡关咫尺同。
猜你喜欢
暮雨朝云巫峡梦,西风落叶洞庭秋。扁舟两屐终多事,短轴明窗且卧游。
曹郎胸中墨数斗,笔下烟云千万重。昆崙积石泰华接,潇湘云梦银河通。
岷峨翠流三峡水,衡岳青莲五老峰。清溪九曲处士屋,丹霞百丈神仙宫。
下有临渊欲坠之灵石,上有参天不老之长松。岚光雨气迷远近,咫尺万里将无穷。
谁知大地山河境,乃在冰缣意匠中。我今抚卷三叹息,画史真能夺化工。
邯(hán)郸(dān)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我居住在邯郸客栈的时候正好是冬至佳节。晚上,我抱着双膝坐在灯前,只有影子与我相伴。
我相信,家中的亲人今天会相聚到深夜,还应该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
参考资料:
1、彭定求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079
2、吴大奎马秀娟.元稹白居易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91-92
邯郸:地名,今河北省邯郸市。冬至: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十二月下旬,这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长。古代冬至有全家团聚的习俗。驿:驿站,古代的传递公文,转运官物或出差官员途中的歇息的地方。抱膝:以手抱膝而坐,有所思貌。影伴身:影子与其相伴。
夜深:犹深夜。远行人:离家在外的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邯郸冬至夜思家》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只是用叙述的语气来描绘远客的怀亲之情。其佳处,一是以直率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人们常有的一种生活体验,感情真挚动人。二是构思精巧别致:首先,诗中无一“思”字,只平平叙来,却处处含着“思”情;其次,写自己思家,却从对面着笔。
前两句纪实,侧面写“思家”。第一句叙客中度节,已植“思家”之根。在唐代,冬至这个日子,人们本应在家中和亲人一起欢度。但是如今作者在邯郸客店里碰上这个节日,不知如何是好。第二句,就写作者在邯郸客栈里过节的情景。“抱膝”二字,活画出枯坐的神态。“灯前”二字,既烘染环境,又点出“夜”,托出“影”。一个“伴”字,把“身”与“影”联系起来,并赋予“影”以人的感情。只有抱膝枯坐的影子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子,作者的孤寂之感,思家之情,已溢于言表。
后两句运用想象,正面写“思家”。后两句笔锋一转,来个曲笔,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家,而是想象家人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使这种思乡之情扩大化,真实感人。其感人之处是:他在思家之时想象出来的那幅情景,却是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这个冬至佳节,由于自己离家远行,所以家里人一定也过得很不愉快。当自己抱膝灯前,想念家人,直想到深夜的时候,家里人大约同样还没有睡,坐在灯前,“说着远行人”。具体“说”了什么,作者并没有指明,这就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每一个享过天伦之乐的人,有过类似经历的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想得很多。作者没用华丽的词句,没有玩弄过多的艺术技巧,而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却把思乡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白居易的诗常以语言浅近、平实质朴著称,其意境也多显露。这首诗平实质朴,构思精巧别致,字里行间流露着淡淡的思乡之愁以及浓浓的怀亲之意。
闲寻香陌凤城东,时暂开襟向远风。玉笛一声芳草外,锦鸳双起碧流中。苑边花竹浓如绣,渭北山川淡似空。回首汉宫烟霭里,天河金阁未央宫。
城隅有客眺连冈,城下维舟笑我忙。欲驾行舆仍隔水,忽看花树已斜阳。
烟郊黯淡新亭暮,石壁阴森古殿凉。豪兴坐阑犹不浅,况随高步接春觞。
浓染红桃二月花,
只看神笔纵龙蛇。
浅澄秋水看云母,
击碎轻苔间粉霞。
写赋好追陈后宠,
题诗堪送窦滔家。
使君即入金銮殿,
夜直无非草白麻。
案牍吾何厌,形骸久就拘。聊因对樽酒,相与得须臾。
宦路皆先达,诗名岂病夫。乞归犹未敢,清梦或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