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窗夫子写兰亭,千载羲之契合冥。赤手妙探龙虎窟,墨池寒蘸斗牛星。
韩公自诧军方张,杜老深知笔有灵。剩欲相从学心画,烦君为我讲声形。
猜你喜欢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颦一作:蹙)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颦蛾眉一作:蹙)美人卷起珠帘,深闺独坐还皱着蛾眉。
参考资料:
1、金性尧.唐诗三百首新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312-313.
2、刘开扬等.李白诗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217.
3、詹福瑞.李白诗全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74-975.
(颦蛾眉一作:蹙)卷珠帘:意指其卷帘相望。珠帘:珠串的帷帘。深坐:长久的坐。颦:皱眉。蛾眉:蚕蛾触须弯而细长,故以称女子之眉。《诗·硕人》:“螓首蛾眉。”
五言绝句:语言平浅简易,情态缠绵凄凉,含蓄蕴藉,言短意长。“含蓄有古意”、“直接国风之遗”,在理解李白诗歌的时候应该注意这些。古代的“美人”就不是一个普通的词,与现代口头时髦的“美女”很不一样。《离骚》里的“香草美人”指贤臣明君;《诗经》中的美人指容德俱美的年轻女子,“有美一人,清扬婉兮”。“美人卷珠帘”是指品性容貌都美好的闺中女子,李白诗歌的“含蓄蕴藉”是指诗歌中主人公情韵的婉转,而非指寄托兴寓,所以说它“直接国风之遗”。
“深坐颦蛾眉”,“深”的意思是有多层的。“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幕帘无重数。”(欧阳修《蝶恋花》)女子所住的闺房在“幕帘无重数”的深院里,十分幽深,十分寂寞,这是第一层;“深”还有深情的意思,所谓“美人卷珠帘”,古人思念亲人,总要登高望远,那是男子的做法,女子“养在深闺人未识”,不能抛头露面,于是只好“卷珠帘”望着离人去的方向以寄托思念之情,期待离人回来,这是第二层;“深”的第三层意思便是“久”,指坐的时间很长了。颦是皱的意思,吴宫里的西施“颦”起来的样子比平日更加美丽,更加楚楚可怜,才有了东施的效颦。“颦蛾眉”更显出了“美人”之美。
“但见泪痕湿”,因为思念太深了,情太深了,所以不知不觉就流下相思泪。“湿”字说明是暗暗地流泪,情不自禁地流泪。联系到第二句的“颦蛾眉”,比“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怨情更重。
“不知心恨谁”,明明是思念,是爱一个人,却偏偏用“恨”。女主人公的心底是有点抱怨,离人去外地太久了,害她一个人在这深院里忍受着孤单寂寞,离人却还不回来。但这种恨,其实就是一种爱。爱一个人,总是恨对方不能陪伴在身边。诗的前三句用赋,末尾用问句归结“怨情”。这里的赋是个动态的过程,首先是“卷珠帘”,然后“深坐”,再“颦蛾眉”,最后“泪痕湿”,行动可见,情态逼人。李白的这首诗写的就是一个意境,一个孤独的女子的思念之情。这样一个很平凡的情景,作者捕捉到了几个点,由这几个点勾出一幅简单的画面,同时又留下无限的遐想。随意的一个小细节,就可以泄露整个主题,可见诗人的洞察力。全诗哀婉凄凉,缠绵悱恻。
背郭人烟少,春晴四望通。城垣芳草外,祠屋菜花中。
归燕巢官树,妖狸穴佛宫。溪濠多白骨,洒泪向东风。
自尔春天去,江南又早秋。海云双泪满,边月一人愁。
不分依南斗,偏迟买北舟。无情惟画角,夜夜近危楼。
妙缟贵东夏,巧技出吴闉。裁状白玉璧,缝似明月轮。
表里缕七宝,中衔骇鸡珍。画作景山树,图为河洛神。
来延挥握玩,入与镮钏亲。生风长袖际,晞华红粉津。
拂盻迎娇意,隐映含歌人。时移务忘故,节改竞存新。
卷情随象簟,舒心谢锦茵。厌歇何足道,敬哉先后晨。
南圃缭粉墙,幽径便蜡屐。
蒙然遇高荫,炎景不予赫。
天成一高坫,为印子云宅。
大藤如虬龙,陟降蜿尾脊。
青冥搴茂叶,何异张翠帟。
想见春风时,紫蕊浓可摘。
富哉他山骨,辇致罗铁碧。
或如爨桐断,或若林笋刺。
或如五老拳,或若太华擘。
或如虎方踞,或若羱欲踯。
或崎难著足,或坦可敷席。
或倚以憩惫,或坐以对弈。
广轮两拓手,丛秀不迫窄。
何须狻猊座,方丈出戏剧。
况论芥子中,不与须弥隔。
有之则似之,知君介如石。
石中有良玉,终古不变易。
兹游谢兰亭,何用叹陈迹。
二月山城逢故人,野亭杯酒共情亲。江湖戎马艰难日,风雨啼莺寂寞春。
照夜藜光浮蠹简,冲星剑气动龙津。坐陪元帅清南海,应有新诗寄隐沦。
黄莺唤起清明雨。一棹烟波从此去。梦何依,花无主。
十二屏山遮宿雾。
凤孤飞,鸾独舞。杳杳相思难度。欹着枕儿眠处。何人知别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