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日不可追,来日已无多。衰颓复自念,迁谢当奈何。
贤达并贱愚,百岁同消磨。不如泳觞酌,徘徊眄庭柯。
流翠自成幄,好风时经过。憎爱理兼忘,虚淡神所和。
运尽即随尽,葬骨南山坡。
猜你喜欢
稽首华台大法王,年来孤锡指何方。不才弟子今犹在,却向关东雪瓣香。
昔年相见颜如玉,丝衣细鞶巾一幅。今年相见□□苍,乌纱□□官袍绿。
却算东风十五回,旧话故情殊可掬。嗟予诗债日积多,笔硕荒凉待催促。
都门摇手人南□,还有篇章寄黄鹄。
谷口重重隐上方,诸天钟磬自铿锵。玉虹双注从云壑,锡杖孤飞度石梁。
穿洞燃灯忘昼白,盘崖呼酒傍昏黄。卧龙寂寂空潭里,赤手甘霖望渺茫。
忆在劳劳亭上别,吴江三落丹枫。洞庭西望水连空。
共谁过赤壁,高唱大江东。
准拟开樽还痛饮,小楼同听疏钟。布帆归去似飞鸿。
寄将黄雀鲊,须趁鲤鱼风。
山外孤云出寸岑,营巢其下一权深。
久从泛宅浮家伴,未遂穿云渡水心。
百里跻攀方着屐,十年交旧欲分襟。
西风落日非无恨,归卧桑榆惜雨阴。
杨柳千条送马蹄(tí),北来征雁旧南飞。客中谁与换春衣。
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yōu)梦逐游丝。信回刚道别多时。
在杨柳依依的季节,我骑着骏马远行,春天北来的大雁都是去年去南方过冬的,只身在外,已经换了季节,有谁为我打点行装,替我换上春天的衣裳呢?
自古以来,闲情逸致只能寄托在落日的余晖上,而我这一春幽梦,追逐着飘荡在空中的蜘蛛丝。刚刚寄走家书,只说自己离家太久。
参考资料:1、(清)纳兰性德著.孙红颖解译,纳兰词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02:第32页。
北来征雁:大雁每年春分节令前后从南方北归,以其前一年秋分时节由北南飞.故云北归雁为“旧南飞”春衣:春季穿的衣服,相对冬衣而言。
终古:往昔,自古以来。闲情:悠闲、清闲之情。落照:落日之光。幽梦:隐约的梦境游丝:飘动着的蛛丝。刚道:只说。
上片从景色入笔,前两句“杨柳干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主要写眼前的景物,千万条柳丝在微风吹拂下摇摇摆摆,好像是在迎送这飞扬的马蹄;去年秋天往南飞的大雁,现在也飞回北方了。“客中谁与换春衣”,既是抒情,也是上片的点睛之笔。自己扈驾在外,没有爱人在身边,又有谁来给自己换春衣。盎然的春意与心中惆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下片进一步借景抒情,“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通过“落照”“游丝”这两个意象,苦闷之情跃然于纸。词人只好把自己的闲情逸致寄托在落日的余晖上。梦境中,竟然隐隐约约追逐飘荡在空中的蜘蛛丝。这是作者对自己常年忙于侍卫职责,在消磨青春时光的扈从出巡中难得自由的慨叹,当然也流露出其对这种生活的厌倦。只能通过自然之景消磨时光。结尾一句“信回刚道别多时”,读来既心酸,又欣慰。心酸的是,纳兰的心真的就像孩子一样,与爱人的一点点离别都会讣他难以承受;欣慰的是,不管纳兰身在何处,心里都牵挂着自己的爱人,尽管分别的时间很短暂,他却觉得已经很漫长了。这样的男子,无论是哪个女子都会为之心动,并愿意为他守候。
全词表达了词人厌于扈从生涯,思念家乡、思念闺中妻子的情怀,不加雕饰,真挚朴素。
起来无赖晚风狂,便恐飘零损岁芳。
飞燕不持身欲去,绿珠虽坠魄犹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