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流离梦亦惊,满怀凄怨足秋声。
此身不死胡儿手,留与君王取太平。
猜你喜欢
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疾耕(gēng)作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贫乏者,刘氏辄(zhé)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wèi)之。乡里咸称其善。然儿不解,心有憾(hàn)。母诫之曰:“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母卒三年,刘家大火,屋舍衣物皆尽。乡邻纷纷给其衣物,且为之伐木建第,皆念刘氏之情也。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
(有一个)姓刘的一个人是某一个乡里的寡妇,养育(有)一个孩子。白天在田间努力耕作,晚上点着蜡烛在织机上纺织,整年都像这样。邻居中有穷困的人,刘氏就用粮食救济他们。偶尔有没有衣服穿的人,刘氏就把自己的衣服赠送给他们。乡里的人都称她善良。然而她孩子不理解,心里有怨言。母亲告诫他,说:“和别人相处要善良,是做人的根本,谁没有紧急的事情呢?”母亲(指刘氏)死后三年,刘家遭遇大火,房屋衣物全部被烧光。大家不仅给他衣服,并且为他砍树建造房屋,这都是怀念刘氏的恩情!这时刘氏的孩子才明白母亲的善举。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者:......的人。昼:白天。耕:耕种。竟年:终年,一年到头。如:像。是:代词,这样。贫:贫穷。辄:就。相:代“贫困者”。济:救助,帮助。偶:偶尔。以:把。遗:赠送。之:代词,代“无衣者”。憾:怨恨。咸:皆,全,都。称:称赞。然:然而。诫:告诫。与:与,偕同之意。为:做。善:好,好的,善良的。
九派绕孤城,城高生远思。人烟半在船,野水多于地。
穿霞日脚直,驱雁风头利。去国来几时,江上秋三至。
夫君亦沦落,此地同飘寄。悯默向隅心,摧颓触笼翅。
且谋眼前计,莫问胸中事。浔阳酒甚浓,相劝时时醉。
鼓发嘉鱼千面雪,乱帆和雨向湖开。
何妨南北东西客,一听湘妃瑶瑟来。
古锦裁诗句,班衣戏坐隅。
木奴今正熟,肯效陆郎无。
异瑞何曾种得成,德馨升臭达天馨。溶溶丹桂秋空影,长照人心一寸明。
密雨随风急,虚斋日晏眠。诗瓢高挂壁,茶灶冷炊烟。
饮乏高阳侣,贫无负郭田。悠悠清梦里,吟遍衍波笺。
姑恶飞鸣触晓烟,红蚕四月已三眠。
白花满把蒸成露,紫葚盈筐不取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