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君满腹贮精神,王翰当年愿卜邻。一日雄文諠上国,三生太史属前身。
猎心勃郁惊残梦,新榜誇张说古人。早作功名归馆阁,诗情莫涴簿书尘。
猜你喜欢
诗句寻芳自抑扬,一观佳什觉心降。山中玉蕊虽无数,天上琼花孰有双。
愧我未能瞻后土,荷君分惠到南窗。从今可小中兴瑞,大地移根到此邦。
荆(jīng)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
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今王之地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楚宣王问群臣,说:“我听说北方诸侯都害怕楚令尹昭奚恤,果真是这样吗?”群臣无人回答。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荆宣王:楚宣王。
这是一则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说的是狐狸凭自己的智谋逃出了虎口。后来都用来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狡猾的狐狸凭借老虎的威风,在森林中吓唬别人,但是,狡诈的手法决不能使狐狸改变虚弱的本质。把戏一旦被戳(chuō)穿,它非但会受到群兽的围攻,还将被受骗的老虎吞吃。引申说明仗势欺人的坏蛋,虽然能够嚣张一时,但最终决不会有好的下场。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现人们用它来比喻倚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也讽刺了那些仗着别人威势,招摇撞骗的人。借着别人的势力,或职务上的权力作威作福的人就是狐假虎威。
太一仙人天上来,口传丹诀养真胎。赤城道士谁堪论,白发先生或姓回。
纯熟工夫积岁年,能知本性则知天。
揠苗助长犹为害,况复芸人舍己田。
将陟罗浮巅,会鼓丰湖枻。金砂望尚遥,江郭喜初霁。
巷非北阮殊,家有南阳系。西璧睹令昆,庭兰袭佳季。
宗谊夙所敦,况乃洽幽契。过里叙温寒,登堂执往袂。
层轩许散愁,短椽容小憩。荒棘密芟除,秋花蒙远砌。
开窗市雾黄,对景江云曳。绝壑跨长虹,净屏张隐翠。
坐久密觞行,竹垆汤鼎沸。精食具咄嗟,菹醢杂姜桂。
枕宽晚梦凉,客休主亦睡。夜雨滴葡萄,轻风溉兰蕙。
岂无池草春,协乃幽句丽。天明起振衣,相将恣玄诣。
石洞费讨寻,攀崖缘薜荔。葛真如可从,缔此烟霞誓。
惊眼楼台,笳角四鸣,似我经年游处。新绿渐垂,别后长条,才有旧眠莺侣。
不解伤心,尽攀折、寻常来去。延伫。但废陌斜阳,送人无语。
还念衰笛榆关,拂金辇迟归,暗尘迷路。行宫月到,一种思量,佳期被他耽误。
有限柔情,恨不似、遥空飞絮。啼宇。肠断也一声声苦。
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楼舻云崩,旌旗电扫,熛(biāo)射江流血。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
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吴蜀交疏,炎刘鼎沸,老魅成奸黠(xiá)。至今遗恨,秦淮夜夜幽咽。
周瑜正年轻,雄姿英发,是江东出类拔萃的人才。曹操八十万大军被周瑜的火攻之计一举烧光。曹军为火攻所败,战船被焚,旌旗一空,死尸逐波,血染江水。项羽焚烧秦咸阳宫殿,也赶不上这次火势凶猛。
周瑜在军帐中听着音乐就指挥了这场战争。周瑜和孙策都天资挺秀,可惜在中年君臣就惜别了。赤壁战后,吴、蜀因争夺荆州连年攻战,加之东汉政权极度动荡不稳,因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计得以成功。周瑜死后,吴国终于灭亡,秦淮流水发出幽咽之声,宛如周郎叹恨不已。
参考资料:
1、衣殿臣编《郑板桥诗词选》(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156-157页
周郎年少:《三国志·周瑜传》载,建安三年孙策授瑜建威中郎将,“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建安十三年破操军时他才三十四岁。历落:清矫拔俗的样子。江东:长江以东,指东吴。风卷滩前黄叶:形容火势凶猛。赤壁之战时曹操南征大军号称八十万,船舰泊于长江北岸赤壁之下,周瑜部将黄盖献火攻之计,遂烧操战船并延烧岸上营垒,操军败退。楼橹:古时作战供侦察、防守和攻城用的木制高台,这里指曹军的战船。熛:迸飞的火焰。《史记·项羽本纪》:“项羽……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横绝:这里形容火势凶猛。
豪竹哀丝:指管弦乐器。顾曲:《周瑜传》载:“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虎帐:军中帅帐陈虎皮,故云。中道:中年。公瑾,周瑜字。伯符,孙策字。策,长沙太守孙坚之子,权兄。坚死后,孙策割据江东吴、会稽等五郡,封吴侯。孙策与周瑜是生死之交。建安五年,策死,年仅二十六岁,故云“中道惜别”。交疏:关系疏远。炎刘:汉,刘姓,以火德王,故称。老魅:指曹操。周瑜临终前与孙权书:“修短命矣,诚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复奉教命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