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来朗诵剑南集,句律快心成感伤。才士无穷千载往,此翁自许一生狂。
北征向后谁知杜,南渡以前无愧唐。三百篇中关治忽,须将世教验词章。
猜你喜欢
诗界千年靡(mí)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靡靡:柔弱不振。
什九:十分之九。亘古:从古代到现在。
梁启超的《读陆放翁集》作于他一八九九年戊戌变法失败后出走日本期间,写的是读陆游诗集引起的感慨。这里所选的是其中一首。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指出千百年来诗坛柔弱不振的总趋势。在这种柔媚纤弱的风气笼罩之下,那种刚健雄直的战斗性和勇于为国家献身的精神也消亡了。所谓「兵魂销尽国魂空」是「靡靡风」最突出的表现。作者格外强调这一点,乃在为下两句蓄势,抹倒「诗界千年」,正是为了突出一人。「集中十九从军乐」指诗题给出的《陆放翁集》。在「兵魂销尽国魂空」的「千年」诗界,唯有陆游的诗集里,十分之九都是抒写卫国从军的渴望和欢慰的。所以末句「亘古男儿一放翁」,使足笔力推崇陆游是从古至今的诗人中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诗末梁启超自注云:「中国诗家无不言从军苦者,惟放翁则慕为国殇,至老不衰」,将诗意说得就更明确了。全诗写得极为概括凝练,雄直警策,这些都表现为「诗界千年」同「一放翁」的艺术对比所显示出的鲜明性。
梁启超格外推崇爱国主义和为国而战的「尚武精神」,他认为「中国人无尚武精神」,表现在诗里,则所谓「诗界千年靡靡风」,因而他倡导「诗界革命」,欲改造文学,振作民气,达到救国拯民的目的。这首诗可说是其发自心声之作。
粪埽堆头拾得来,花前不觉笑颜开。
灵山写作送行句,留与丛林作祸胎。
归舟急。春江月堕催停泊。催停泊。轻桡系处,柳丝笼碧。
灵旗风卷芳魂灭。荒凉古庙留遗迹。留遗迹,空馀流水,为谁呜咽。
七十归来,西江上、堪游堪钓。秋水共、长天一色,也堪吟啸。
稳坐木兰渔艇子,大儿能网中儿棹。小儿自、理会爇香炉,烹茶灶。
蘋花渚,雪争耀。枫叶岸,霞相照。山无数、清比方壶员峤。
放浪不知天地外,萧閒底用元真号。听数声、长笛白鸥前,江南调。
浅碧娄江水,蘼芜被两涯。平生到曾未,此日看成悲。
怅望云龙会,淹留絮酒期。中冈知近远,烟树郁参差。
心舒还爱日,境胜欲忘归。茶战弱一水,棋兵尚十围。
秋山终易冷,暮坐祇添衣。上马回首数,霜蟾逐盖飞。
春深琼岛轻阴碧,翠殿瑶阶甃文石。貂蝉侍中晓传诏,殿头急宣供奉入。
玉音春暖珠琅琅,金篦屈折盘龙香。十年珥笔向左掖,锦衣白日归故乡。
故乡归去隔江水,江上蘼芜一千里。短楫红船载燕女,少妇深闺怨游子。
江头风急杨花飞,鹧鸪暮雨烟中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