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忽送海棠香,费我踌躇好护藏。看向月中将桂折,管教携手咏霓裳。
猜你喜欢
花处青山柳处溪,新来宿处旧曾炊。
到家失却行程历,只捡西归小集诗。
还返初成立变童,瑞莲开处色辉红。金鼎内,迥朦胧,换骨添筋处处通。
我谢金陵八月秋,归来行药草堂幽。怜君迥泛秦淮舸,揽取红霞寄碧流。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版本一)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版本二)
一个刚刚经过修饰打扮,从清澈明净,风景优美的鉴湖中走出来的采菱女。采菱女自己也知道自己长得漂亮,但因过分爱美,却又自我思量起来。
尽管有许多别的姑娘身上穿着齐地出产的精美绸缎做成的衣服,却并不值得世人看重,唯有这采菱女的一曲歌才值千金。
参考资料:
1、赵彩娟,郁慧娟,温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补选》: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46页
2、刘士林.《床前明月光:唐诗阅读笔记,》:济南出版社,2005年05月:第204页
越女:越国美女,西施。出镜心:出现任明镜中,意即揽镜自照。更:又。沉吟:犹豫不决。
齐纨:齐地出产的细绢。菱歌:采菱所唱的歌。敌:通“抵”,比得上。
“越女新妆出镜心”,越地出美女,而朱庆馀恰好又是越州人,这简直是天缘巧合,作者把朱庆馀比做一个刚刚经过修饰打扮,从清澈明净,风景优美的鉴湖中走出来的采菱女。这一句,表面上说越女天生丽质,再加上精心的妆饰打扮,自然更加美艳动人,实际上是说朱庆馀有良好的先天素质,再加上后天的刻苦学习,自然是德才兼备,文质彬彬。
“自知明艳更沉吟”,表面上是说采菱女自己也知道自己长得漂亮,但因过分爱美,却又自我思量起来,实则是说朱庆馀虽然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文章不错,但还没有足够的信心,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得到考官的赏识。诗的后两句,紧扣“更沉吟”三个字,针对朱庆馀的疑虑,作了肯定的回答,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朱庆馀的赞赏之情。
“齐纨未足人间贵”,这句表面是说,尽管有许多别的姑娘身上穿着齐地出产的精美绸缎做成的衣服,却并不值得世人看重。“齐纨”,在这里比喻表面的、花哨的东西。整句是说,表面的华而不实的东西并不值得看重,言外之意是,朱庆馀并不是一个华而不实、徒有其表的人,便自然引出最后一句“一曲菱歌敌万金”。
“一曲菱歌敌万金”,《采菱》是古曲,是高雅的曲子,在这里意指真才实学。一益高雅的《采菱曲》比万金都有价值。同时也是告诉朱庆余你的文章很有价值,我很欣赏,金榜题名没有问题。结合后两句,作者除回答了朱庆余的疑问以外,还肯定了朱庆余的德行文章.告诉朱庆馀:在我眼里你不是一个徒有其表、华而不实的人。我很欣赏你。
该诗表达含蓄蕴藉,趣味横生,当人们透过它的字面意思而体味到它的内在含义的时候,往往不由自主地发出会心的微笑。结构上,全诗四句,浑然一体,结构谨严。前两句针对朱庆馀的原诗,首先肯定了朱庆馀的人品文章,指出他虽自负才华但仍信心不足;三四两句紧扣“更沉吟”三字,一方面回答了朱庆馀的疑问,另一方面对朱庆馀的文章作了高度评价。
风度人何在,登楼意独违。前型垂后远,古道至今微。
相业千秋著,诗名百代稀。书堂访遗迹,岩下草成围。
忆守姑苏日,见君已惊人。
翩翩幕中画,落落席上珍。
强记及敏力,一一精如神。
洎余领西帅,密与羌夏邻。
君来贰边郡,表里还相亲。
有如得四支,周旋卫其身。
予始按万渠,兵行百物陈。
而君主其事,进退皆有伦。
羌酋八九百,醉歌喜齗齗。
传告以号令,再拜冈不驯。
作城大顺川,扼胡来路津。
汉军始屯集,虑骑俄纷纶。
诸将稍畏怯,偶语辞艰辛。
君跃疋马去,入险将死滨。
持挝画祸福,虎校靡不遵。
呼兵就畚插,悦使咸忻忻。
画夜战且役,城成未逾旬。
虑乃急攻我,万众生烟尘。
苍惶被矢石,遁走无逡巡。
君驰奏阙下,感慨动中宸。
是秋怀敏败,虑势侵泾源。
天地正愁惨,关辅将迸奔。
腹心苟不守,皮肤安得存。
予召蕃汉兵,趋邠当北门。
诸将切切议,谓宜守塞垣。
惟君力赞我,咸镐为本根。
全师遂鼓进,连城息惊喧。
果释天子忧,奖诏垂明恩。
予贰机衡重,君掌食货繁。
岂敢懈夙夜,未尝摅笑言。
今叨领南阳,会君乘使轩,
携手百花洲,无时不开樽。
语论极今古,情契及子孙。
气同若兰芝,声应如篪埙。
浩歌忘物我,剧饮无凉暄。
自问平生心,此乐曾几番。
一旦改使节,匆匆指并汾。
惜别固不忍,赠行当有云。
從来宿兵地,北与胡汉分。
长河出紫塞,太行入青云。
天然作雄屏,览者怀忠动。
行府在平阳,山川秀氤氲。
尧民击壤歌,千古犹得闻。
君有经济心,润以金石文。
揽辔问风俗,坐堂精典坟。
此道日益大,行行思致君。
井梧摇落露漙漙,客子愁怀强自宽。题柱昔如司马壮,赋诗今作孟郊寒。
君从废后榛芜盛,道至穷时出处难。安得南州早宁静,读书耕稼足为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