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阴疏日又西,翛然相对有枯梨。
霜前少叶遭虫蚀,月下无枝借鸟栖。
不及蒹葭犹倚玉,争如桃李自成蹊。
吾生老态还同此,秃鬓临风句强题。
猜你喜欢
入手新诗夺化机,一天星斗夜无辉。
想君佳思真泉涌,索我强辞似箭飞。
平昔端为覆酱用,临时那得锦囊归。
不如且遗长须去,兀坐冥搜更下帷。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qiǎn)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jīn)。
当年的桃源人为了避秦之乱,找到这么一个男耕女织的佳地,但他们没有年历记载,只是看到桃花盛开,才知道是新的一年来到了。
倘若我住在桃花源里,就一定不让桃花瓣落入溪水之中,随水流出,为的是怕再有打渔人见到水中桃花,随水找到洞口进来啊!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庵:古时的庙的名称,和尚住居为庙,尼姑居处为庵;亦有把文人的书斋称为庵的。桃源:指晋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中的地方。故事说,有打渔的人顺水中的桃花,找到源地。由泂洞口入桃花源,另是一番世界。桃红:桃花开放。
遣:让。津:渡口。这里进入桃花源的洞口。
处于南宋末年的谢枋得,对于当时的现实生活有着较为深刻的体会。统治者花天酒地,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而劳动人民却动荡之中,过着艰辛的日子。诗人见到庆金庵的桃花盛开,并没有引起他观赏的兴起,而是从桃花源流水,联想到了桃花源这个理想中的地方。诗人由此落笔,驰骋想象,写下了这首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绝句。首句从桃花想到陶渊明笔下的桃源,并用一“寻”字写出是“避秦”的好地方。他们长期生活在这里,欢度着幸福的年月,无忧无虑,连后来的汉及魏晋这些朝代都不知道,自然更会知道神州又经过盛唐、二宋这些年代了。他们是如何计算历法呢?“桃红又是一年春”,是靠桃树开花,才知又是一年。虽写得是计算历法的方法,但表达的诗意却远不仅如此,而是更进一步形容了这个美妙的绝俗之地。三四两名在,作者又从实景出发,“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桃花一开,万一随流水出洞口,再有渔人发现怎么办呢?如果我在那里,就决不会让桃花落入水中。诗人发挥丰富的想象,表达对桃源的向往。当然,这种桃源佳景,只是向往而已,当时世上除了南宋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人民过着动荡不定生活,哪还有这样的乐园呢?
蓬莱方丈与瀛洲,东引长江欲尽头。几处坛场浑得道,万家楼阁半封侯。
名□荔子尝三熟,负郭潮田插两收。七百年来遗谶事,钓台沙合瑞烟浮。
此身虽复类潜夫,衰老无心强著书。
道路不知奔走贱,交游空怪往还疏。
弦歌更就三年学,簿领唯添一味愚。
它日相逢定何处,莫将文采笑空疏。
我辞西江归,倏忽十二秋。每望西江云,思心怅悠悠。
恨无排风翼,安能凌虚游。故人渺天末,可梦不可求。
邂逅送子行,感我涕泗流。登山有脩蛇,涉水有长虬。
逝者如零雨,一落谁能收。
圣皇御极天眷隆,四海一统车书同。鸿图宝历协昌运,玉京金阙观成功。
析津自昔称天府,千里邦畿莅中土。叠巘盘回海岳崇,重阙列峙森貔虎。
宸居奕奕当天中,王气五色皆成龙。星辰北极共环绕,万方入贡梯航通。
庶民欢呼工效职,天心昭格人欢怿。瑞光扬彩绚瞳胧,宝花呈祥分的历。
满目光辉锦绮张,庆云焕发摛天章。咸传圣德致斯应,颂歌载道声洋洋。
颂声洋洋中外溢,圣德如天重谦抑。屡宣明诏敕群臣,共答嘉祯期尽力。
小臣日侍金阶前,华封三祝瞻尧天。永祈圣寿齐天地,圣子神孙万万年。
五年羁旅倦风埃,旧里依然似梦回。
猿鸟不须怀怅望,溪山应亦笑归来。
身闲自觉贫无累,命在谁论进有材。
秋晚吾庐更萧洒,沙边烟树绿洄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