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峰回指大峨,遥看锦水带金波。
宜男草绿沉犀浦,织女星寒抱珥河。
老去玄经知尚少,归来易卜买应多。
春风旧著荷衣在,但乞山间薜荔阿。
猜你喜欢
独立苍茫醉不归。日暮天寒,归去来兮。探梅踏雪几何时。今我来思,杨柳依依。
白石冈(gāng)头曲岸西。一片闲愁,芳草萋(qī)萋。多情山鸟不须啼。桃李无言,下自成蹊(xī)。
我独自站在空阔无边的钟山上饮酒,天色已晚,天气变寒,已经到了回去的时候。曾几何时,我们一起踏雪寻梅,现在又依依惜别。你离开后,我将会有怎样的一番思念。
长江西岸的白石岗,长满了萋萋芳草,惹来一片离愁。我对你的思念不用山鸟来表达,就像桃李不会言语,下面却自己出现了小路。
参考资料:
1、李肇翔.辛弃疾词.沈阳:万卷出版社,2009年:第28页
2、李剑亮.宋词精选: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1年1月1日:第68页
苍茫:空阔无边的样子。归去来兮: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首句即为归去来兮。
白石岗:在建康朱雀门外,当为二人常游之处。芳草萋萋:《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词中上片回忆与叶衡同游钟山,“独立苍茫醉不归,日暮天寒”,点明了具体地点与时间,“独立苍茫”、“日暮天寒”以苍茫无人来表明作者的孤寂,日暮天寒说明了环境的凄清,从而渲染了一种凄凉悲切的氛围,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首句“归去来兮”,说明叶衡即将离开建康奔赴京城。“探梅踏雪几何时。”,回忆与友人当时一起在钟山上踏雪寻梅的经历,“雪”象征着纯洁,“梅”则象征着清高,傲岸的人格,词人与友人一起踏雪寻梅,则是说明两人志同道合,两人的友谊也是纯洁高尚的。“今我来思”和“杨柳依依”是《诗经·小雅·采薇》中的诗句,被作者直接引用,想象友人走后,自己一个人再来钟山那种“物是人非”的凄凉心境,化用即成的诗句,却毫无做作之感。
下片紧承“今我来思,杨柳依依。”“白石冈头曲岸西。一片闲愁,芳草萋萋。”几句,描写了友人离开以后的具体情景:白石岗依旧是长满了萋萋芳草,景色没有变,却没有同游之人,从而而心中充满了愁绪。“多情山鸟不须啼。”,则是对这种愁绪的强调——不用山中多情的鸟儿悲啼,心中自会惆怅不已。最后两句,引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赞颂李广的话说明叶衡在建康的德政受到人们的称颂,叶衡本人也受到百姓的爱戴。
火入天地炉,南方正何剧。四郊长云红,六合太阳赤。赫赫沸泉壑,焰焰焦砂石。思减祝融权,期匡诸子宅。因投竹林寺,一问青莲客。心空得清凉,理证等喧寂。开襟天籁回,步履雨花积。微风动珠帘,惠气入瑶席。境闲性方谧,尘远趣皆适。淹驾殊未还,朱栏敞虚碧。
解组东归春尽时,君恩亲寿两相宜。谁人直道能全节,我马横奔幸脱羁。
四百峰峦寻旧隐,七千里路费新诗。自惭未茇甘棠树,敢望渔人去后思。
万斛馀皇照叵罗,清江鸭绿笑颜酡。山西上将能横槊,塞北名王尽倒戈。
露布夜除玄菟垒,霜笳晴拥白狼河。金闺漫作辽阳梦,一战燕然石已磨。
面面青山不记名,相知宜雨亦宜晴。
去来自在云千叠,高下无多屋数楹。
晨诵书弦俱乐事,春光秋月总诗情。
个中真乐谁能识,不问人间枯与荣。
郭外朝阳一巷斜,青槐厅事带丘麻。
路逢扶辔双童问,不是城东太尉家。
拂拂轻风漾翠澜,粉媒新扑小荷盘。塘水涨,岸痕漫,草阁临流五月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