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才当世称无双,战捷龙门众士降。旋握旌旄开帅府,便从樽俎殪侯王。
东闽光揭文衡日,洱水尘清宪节霜。闻说肤功归疏草,伫看调鼎赞虞唐。
猜你喜欢
腰间斧柯(kē),观棋曾朽,修月曾磨。不将连理枝梢(shāo)锉(cuò),无缺钢多。不饶过猿枝鹤窠(kē),惯立尽石涧泥坡。还参破,名缰(jiāng)利锁,云外放怀歌。
这樵夫腰间的斧子不同寻常,斧柄曾因观看仙人下棋而朽坏,斧面则为修月的需要磨得铮亮。他从不去破坏连理的树木,利钢的锋刃自不会损伤。猿猴攀立的枝条再险,野鹤筑巢的大树再高,他都施展身手,从不轻放。那崎岖的石涧,那泞滑的泥坡,他已司空见惯,站立得稳稳当当。他看破了浮名虚利,不受欲念的影响。白云外畅怀高歌,坦坦荡荡。
参考资料:
1、天下阅读网.满庭芳·樵
连理:花木异株而枝干通连。名缰利锁:喻受名利的牵绊、禁囿。
起首五句,从樵夫随身不离的工具——斧子入手,先是运用了两则古代的典故。一则是观看仙人下棋,以致烂了斧柄;一则是飞上天空,修磨七宝月轮:都是充满神奇夸张色彩的传说。可见作者是借物而寓现意境,暗衬出樵夫的不同凡俗:他饱阅世事,所谓“五百年来棋一局,闲看数着烂樵柯”(徐渭《题王质烂柯图》);身手不凡,所谓“从来修月手,合在广寒宫”(苏轼《正月一日雪中过淮谒客》)。咏“樵”而点涉“棋”、“月”,也说明这位樵夫具有雅士的素质。接着的两句,“不将连理枝梢锉,无缺钢多”,是巧妙的双关。表面上它仍是写斧,不去砍伐连理枝梢,故不至于锋刃卷缺。但其实质的含意,读者一目了然:连理枝是人间爱情和美好事物的象征,樵夫对它们爱惜有加,足见他是以仁德和正义为己身追求的有心人。这两句更明显地闪动着人物的身影,为下文对樵夫的直接描写,作了不露痕迹的过渡。
六、七两句对仗,形象而深刻地绘述了樵夫的日常活动。猿猴出没于深山悬崖,“猿枝”极言樵伐之险;野鹤在大树的枝梢上筑巢栖居,“鹤窠”极言山木之高。而樵夫涉险攀高,视同等闲,“不饶过”见出了他的勇敢坚决。山中涧谷乱石崎岖,坡坂泞滑难以驻足,而无论是“石涧”还是“泥坡”,樵夫都如履平地。“惯立尽”三字,体现出他知难而进的无畏气概。
如果说以上的七句已将樵夫的樵薪生活与正直刚强的品格作了充分的表述,那么结尾的三句,无疑是作者歌赞和审美的最强音。作者赞美樵夫,不仅是因为他是生活的强者,更是出于他在精神上的超越。“还参破,名缰利锁,云外放怀歌”,就活脱脱地表现出了一位蔑视名利、傲睨尘俗的高士形象。“云外”二字意兼虚实,既表樵夫的实际处所,又表出他的脱俗风神。元曲中常有对“不识字烟波钓叟”(白朴《沉醉东风·渔父词》)的赞美向慕,本篇这位“放怀歌云外樵夫”,是足以与之比并的。
金声乃是古诗流,况有池塘春草俦。莫遣宣城独垂号,云山彼此谢公游。
步合趋台阁,人於此去疑。
定应中路召,早是十年迟。
草奏怀边略,开缄得贺诗。
从亲登赏处,花发小春枝。
桧树枝生宋祚微,将军那许总戎机。出师累捷身应死,与敌同仇事已非。
脱帻收时光焰动,属镂赐后怒涛飞。孤忠愿抱千秋恨,不共蕲王早见几。
监兵六郡节旄新,元是褰帷第一人。患难相将兰作佩,生平独立玉为身。
曾消汉士沙中语,更却胡儿碛外尘。桑梓何因私帝泽,岁星今已在东秦。
北山孤高凌紫氛,重峦叠嶂何絪缊。玄关九锁藏丹地,霞壁千重集绛云。
中有三峰入参壁,悬梯织铁难登陟。上支天关回斗杓,下瞰沧溟奠鳌极。
鸟道逶迤复几山,东望罗浮咫尺间。琳宫羽盖长寂寞,桂父芝童时往还。
石梁巉岩不可越,六月阴厓积飞雪。白鹤朝翔珠树云,青鸾夜舞瑶台月。
溪回径转接吾庐,暇日登临送日车。鍊药坛边逢玉铫,看棋石上阅金书。
琅玕叶叶今应长,几度烟霄疲梦想。黄冠野服且归来,四百峰头恣来往。
沐浴罢趋局,幽居愁杜门。重登帝子楼,哭吊诗人冤。
凭栏参井天,隐几西南坤。冬深一水瘦,岁晚千山髡。
丰稔遍川陆,太平到鸡豚。江城水颓雉,市瓦尘迷鸳。
坐对仙云宫,祗隔斜阳村。楼台白水外,松柏苍云屯。
天垂望羌山,雪汁融朝暾。谁为四方些,招此千岁魂。
便道访古寺,策杖寻灵源。上到山椒穷,转觉天池尊。
行疲犬马力,下视乌鸢翻。不应水性高,疑有神物喷。
肯随秋涨落,况逐夏潦浑。潜通八角井,散入千家盆。
渔村唤欲应,钓石谅犹温。似闻扣船歌,想见持竿蹲。
吾曹本山林,朝衣裹狙猿。只应适野车,便作忘忧萱。
诗兼巧拙对,酒杂醇醨吞。阍吏况解事,不妨尽馀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