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学推占后,奸人娼嫉初。
怀私真诡计,候见窃成书。
猛欲挤贤辙,宁思戒覆车。
那知一回首,身已毙诛锄。
猜你喜欢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kuǎ)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juān)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祖国山河美好如金,如今被列强瓜分谁来负责?
我便如杜鹃一样呼唤祖国东山再起,向精卫填海一边的奋斗。
参考资料:
1、佐海峰、刘海荣等.古诗词选释(二):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07月:86
2、木之青、王钊宇.爱国诗华:新世纪出版社,1986年09月:187
侉离:这里是分割的意思。
杜鹃:传说中古代蜀国的国王望帝所化。精卫:古代神话中的鸟名,古代皇帝炎帝的女儿溺死在东海里,化为精卫鸟,经常衔石投入东海,要想把大海填平。
“寸寸河山寸寸金”诗人起笔便饱含深情的赞美作国的大好河山,蕴涵着诗人对大好河山的珍爱之情。叠音词“寸寸”深化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情感。
“侉离分裂力谁任”指当时中国被列强瓜分的现实,面对着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受灾受难的国家。诗人希望有人来力挽狂澜,来收拾破碎的山河。
“杜鹃再拜忧天泪”据传说望帝始终在叫着这样的话“民为贵,民为贵”。这句是对第二句的深化,这里是诗人自比,表达了深切的忧国之情,表达了诗人愿意为国家像杜鹃一样啼叫哀求,呼唤着国家栋梁之材,共同为国家出力。再拜,古代的一种礼节,先后拜两次,表示隆重,此处体现的是诗人的爱国之心。
“精卫无穷填海心”用精卫填海这个典故作为力量虽然微弱,斗志却极坚强的象征。这句诗歌借精卫填海典故表达了自己,同时也勉励梁氏──要像精卫那样,为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坚定决心。
灯花占信又无功,鹊报佳音耳过风。绣衾(qīn)温暖和谁共?隔云山千万重,因此上惨(cǎn)绿愁红。不付能博得个团圆梦,觉来时又扑个空。杜鹃声啼过墙东。
灯花预报的吉兆再一次毫无应验,喜鹊传来的归信不过如清风吹过耳边。绣被儿温暖却少一个人做伴。他此刻远在万水千山之外,使我犹如这暮春一样凋残。好不容易刚能在梦里团圆,醒来却发现是一场空欢,只听得墙东杜鹃在声声啼唤。
1、天下阅读网.水仙子·灯花占信又无功
灯花占信:古人以灯花为吉兆。鹊报佳音:《西京杂记》:“乾鹊噪而行人至。”不付能:刚刚能。觉来时:醒来时。杜鹃声:杜鹃啼声如“不如归去”。
油灯芯爆结成花形,喜鹊在窗外啼叫,这一切只有闺中的有心人才会注意到,并将它们作为占卜的吉兆。然而,“又无功”说明带来的失望远不止一次,“耳过风”也说明一回回“佳音”的靠不住。三、四、五三句,补明了闺中人占信卜兆的缘由,是丈夫远出,独守空闺,“因此上惨绿愁红”。“惨绿愁红”本是暮春的大自然景象,曲中用来代替人物心境,颇为新警。结尾三句以好梦惊残、愁听鹃声的特写,坐实了她对丈夫的思念与独居的悲伤。全曲皆以思妇的口吻表出,似断似续,忽东忽西,如闻喁喁泣诉,十分动人。
这首小令写思妇的闺怨,多用婉曲之笔代替平直的陈述,如以灯花占信无功、鹊报佳音成空,表现良人久出不归,以“惨绿愁红”代表内心的凋残悲伤,以“杜鹃声啼过墙东”,暗示思妇对行人“不如归”的期盼,等等。施展这类的小巧是散曲的擅长,而在闺情、闺怨题材中,恰可起到使情致更为绵邈婉曲的增饰作用。
涿水茫茫何处边,此台名姓为谁传。未论跨鲤当年事,有许溪山意亦仙。
南湖莲未稀,北湖莲已乱。鱼畏来舟潜,鸥惊去棹散。
万石结丛林,萦回鸟道深。山高云漠漠,洞古绿阴阴。
壁拥虬龙篆,崖悬钟鼓音。不须愁日暮,胜景且追寻。
淡河斜浸月光浮,看尽青山更倚楼。
残烛怕寒元夕夜,小栏花影伴人愁。
湖州城北山如画,闻有黄龙宅上头。六月林峦常带雨,四时风物总成秋。
云根下伏千年洞,岩窦中藏百丈湫。昭代于今崇秩祀,只将明德答神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