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芳远远自西隣,锦伞高张熨眼新。
花睡觉来红泪落,年年如忆故宫春。
猜你喜欢
海棠自是花中杰,西蜀此花尤胜绝。
濯锦江边艳欲然,浣花溪上每於缬。
畴昔闻名未识面,对之顿解忧心结。
东皇著意欲开时,不许芳心轻漏洩。
风前醉态真嫣媚,雨过啼妆更鲜洁。
格高不受尘点污,韵胜须那香酷烈。
东南颜色岂不佳,甲乙品题终少劣。
我公胸次秋水莹,海内人人颂清节。
世间珍玩一物无,独此妖娆费提挈。
墀间堂下不胜春,頳颊丹唇从严成列。
嫣然尤物不多人,未害广平心似铁。
几年隔绝剑阁外,拔擢孤忠自明哲。
愿公持此坐庙堂,天下妍媸要区别。
少壮从戎马上飞,雪山童子未缁(zī)衣。
秋山年长头陀处,说我军前射虎归。
少壮从军马上飞,身未出家心依归。
年老头陀秋山住,犹忆当年射虎威。
参考资料:
1、蒋述卓《禅诗三百首赏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66页
雪山童子:亦称雪山大士,原本是释迦牟尼在过去世修菩萨道时在雪山苦行时的称谓。该诗用以比喻头陀师未出家时。缁衣:僧人所穿之衣,紫而浅黑,非正黑。
头陀:梵语Dhata之音译,又作杜荼、杜多,意译有抖擞、抖拣、浣洗等,意为去除衣服、饮食、住处三种贪着之行法。俗则称僧人之行脚乞食者为头陀。此诗取前一意。
头陀师,为去贪爱而修苦行者。头陀十二苦行中,第七为阿兰若处,意为远离处,要求住于远离人家之处,第八为冢间坐,也即要住于坟墓之处。由于戒行的规定,加上自身的克制,头陀师总是给人远离人群、清心寡欲、清静孤寂的形象。这一位头陀却有另一种风姿:少壮从戎,军中飞马,射虎而归,足显雄姿英发;老年出家,深居秋山,却风姿不减,豪气不褪,遇有来者,便向人谈起他当年之雄豪。他的精神不仅不与头陀相悖,而是更显示了禅的精髓。佛教以为,要达到涅榘的境界,真正地得到解脱,必须有六种行法,其中之一便是精进。禅门叫勇猛精进,叫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就是说要具有一种常人不具备的勇气,释迦牟尼的雪山苦行,舍身饲虎,都是这种勇气的表现。只有具有这种精进的勇气,才能破除贪爱、排脱烦恼、悟得佛性。
此大武者,二十八蹄。
茂树之下,丰草萋萋。
牧童且嬉,夕阳未西。
何如桃林,归去来兮。
兰若最高处,客来开夕窗。诗怀秋思集,定力壮心降。
远树青残雨,归潮白晚江。暝来期宿此,敛屦对寒缸。
龟兹城东七十里,蝶飞燕语春风温。杨柳清随一湾水,桃花红入三家村。
山童盘跚作胡舞,野老钩辀能汉言。苜蓿葡萄笑相献,年来渐识官人尊。
紫陌飞沙扑面行,和烟和雪看春明。身无官职家无媵,正好从君颊上生。
开禧一失晚方收,在位诸公似拙谋。
逞志真成穷鸭绿,悯寒谁识遣貂裘。
王恢首事徒开釁,广利邀功要觅侯。
多少英雄窗下会,沉吟无语暗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