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说宦途好,元来是险途。
不亲真利害,难话细工夫。
下考初书一,中心有愧无。
官卑何展布,三载且糊涂。
猜你喜欢
香火精勤阅一期,孤臣无路答鸿私。
衔如已废陈人样,俸比初开小学时。
世上升沉姑付酒,考中功状是吟诗。
五钱买得羊毛笔,自写年劳送可司。
二年薄宦在金台,墙角双扉向晚开。罕有金貂来换酒,且看野马共浮埃。
已书下考甘平进,久律吾身愧不才。却喜清贫如昨日,知心相识自然来。
负丞虞水恰年馀,谁信官居似野居。乍起柳风清午枕,久因梅雨理残书。
眼前毁誉何须较,酒里功名定不虚。只把廉勤替疏拙,翻嫌苦苦学悬鱼。
才向琼林醉绮筵,又乘骢马下南天。台中老吏称多学,路上行人说少年。
环佩暂离双阙下,封章频到五云边。春来行尽江东郡,一路停鞭解倒悬。
衰残齿易宿,陈腐意难新。
安知痴老子,非复旧词臣。
遥夜淮弥净,浮空月正明。虚无含气白,凝澹映波清。
见底深还浅,居高缺复盈。处柔知坎德,持洁表阴精。
利物功难并,和光道已成。安流方利涉,应鉴此时情。
红笺(jiān)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精美的红格信笺写满密密小字,说的都是我平生对你的爱慕之情。鸿雁飞翔云端且鱼儿游戏水里,这番满腹惆怅的情意难以传寄。
在斜阳里我独自一人倚着西楼,遥远的群山恰好正对窗上帘钩。桃花般的人面不知到何处去了,唯有碧波绿水依旧向东方流去。
译注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红笺:红色的质地很好纸片或者条。供题诗、写信等用的(质量较高的)小幅纸张。。平生意:这里是写的平生相慕相爱之意。鸿雁:在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鸭科鸟(鸿雁)可以传递书信。也作书信的代称。
斜阳:傍晚西斜的太阳。惆怅:失意,伤感。惆怅就是因为心中郁闷而不知道该干什么,忧伤和悲哀是表示的一种心理状态,而惆怅是强调一种迷茫,不知所措的感觉。
此为怀人之作。词中寓情于景,以淡景写浓愁,言青山长在,绿水长流,而自己爱恋着的人却不知去向;虽有天上的鸿雁和水中的游鱼,它们却不能为自己传递书信,因而惆怅万端。
词的上片抒情。起句“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语似平淡,实包蕴无数情事,无限情思。红笺是一种精美的小幅红纸,可用来题诗、写信。词里的主人公便用这种纸,写上密密麻麻的小字,说尽了平生相慕相爱之意。显然,对方不是普通的友人,而是倾心相爱的知音。
三、四两句抒发信写成后无从传递的苦闷。古人有“雁足传书”和“鱼传尺素”的说法,前者见于《汉书·苏武传》,后者见于古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是诗文中常用的典故。作者以“鸿雁在云鱼在水”的构思,表明无法驱遣它们去传书递简,因此“惆怅此情难寄”。运典出新,比起“断鸿难倩”等语又增加了许多风致。
过片由抒情过渡到写景。“斜阳”句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活动,红日偏西,斜晖照着正在楼头眺望的孤独人影,景象已十分凄清,而远处的山峰又遮蔽着愁人的视线,隔断了离人的音信,更加令人惆怅难遣。“远山恰对帘钩”句,从象征意义上看,又有两情相对而遥相阻隔的意味。倚楼远眺本是为了抒忧,如今反倒平添一段愁思,从抒情手法来看,又多了一层转折。
结尾两句化用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之意,略加变化,给人以有余不尽之感。绿水,或曾映照过如花的人面,如今,流水依然在眼,而人面不知何处,唯有相思之情,跟随流水,悠悠东去而已。
此词以斜阳、遥山、人面、绿水、红笺、帘钩等物象,营造出一个充满离愁别恨的意境,将词人心中蕴藏的情感波澜表现得婉曲细腻,感人肺腑。全词语淡情深,闲雅从容,充分体现了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