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豩顽蛮,更加白㑃。文武火煨石要香,麻皮头缠人必倒。
五处开场弄活机,是龙升天蛇窜草。千不合,万不合,凤口山前,乞指路头。
被老破庵凌辱不少,至今忘却来时道。
猜你喜欢
厓门三百里,洄溯未为遥。西水秋无力,南风夜有潮。
豫防闻往哲,列戍自前朝。海徼波涛地,毋云兵已销。
封家来去总无因,五两频烦问水滨。暑月看人帆势好,西风吹上七鲲身。
翠叶蕃夏初,清阴胜花时。闭关轨长埽,步屧园屡窥。
青青溪中蒲,移植井之湄。下有九节根,服食可不迷。
往时手种桃,只今与檐齐。枝间有美实,少日将成蹊。
采菊香满襜,撷荠甘如饴。箨龙露新绿,椅梧长孙枝。
观身要若蕉,卫足当如葵。节怜孤筠直,恶戒蔓草滋。
天津白玉郎,看花惊洛师。吾人守环堵,草木相娱嬉。
逍遥各自适,慎勿相唐嗤。
南海英魂叫不醒,旧题重展墨香凝。
当时京洛花无主,犹有春风寄广陵。
连岁人怀水潦忧,年登犹叹不全收。
夏逢甲子天无雨,预喜今年又有秋。
蛰蛇拖脩尾,下映赤壁烟。
骐骥久不出,此物甘弃捐。
常恐雷雨至,飞起苍崖颠。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花落一作:新绿)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新叶长出还尚未形成树阴。
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飞入菜花就再也找不到了。
参考资料:
1、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唐宋诗文精华: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01月第1版:157
2、陈瞻淇,董希平,李瑞卿等编者.古诗鉴赏手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04:587
篱:篱笆。疏疏:稀疏。径:小路。阴:树叶茂盛浓密而形成的树荫。
急走:奔跑。
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
第一句是纯景物的静态描写。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农村,“篱落”是有宽度的,用“疏疏”指出它的状态,显见其中有间隔,才能看见篱笆外面的山道。“一径深”,表明山道只有一条,并且很长很长,延伸向远方。宽广的篱落与窄小的一径相对照,稀稀疏疏与绵绵长长相对照,互相映衬,突出了农村清新与宁静。
第二句也是纯景物的静态描写。路旁,树枝上的桃花、李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没有长得茂密,展示出农村自然、朴素的风貌。
第三句是人物动态描写。“急走”与“追”相结合,儿童们那种双手扑扑打打,两脚跌跌撞撞追蝶的兴奋、欢快场面就历历在目了,反映了儿童们的天真活泼。
第四句,菜花是黄的,又是繁茂的一片,一只小小的蝴蝶,飞入这黄色的海洋里,自然是无处寻了。读者可以想象,这时儿童们东张西望,四处搜寻的焦急状态,以及搜寻不着的失望情绪等等,更表现出儿童们的天真和稚气。
本诗通过对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景色的描写,体现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全诗所摄取的景物极为平淡,所描绘人物的活动也极为平常,但由于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动静相间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早春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