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明湖宴集,赠单公子鉊二首 其一
猜你喜欢
夹岸桃花放。送行程、弱柳烟拖,柔波绿漾。百首诗投云锦灿,更听骊歌祖帐。
题不尽、离筵情况。雪积羌关春倍晚,缓摇鞭、频把江南望。
山势峻,涛声壮。
驰驱万里精神爽。携新诗、满贮囊中,清吟马上。往事劬劳曾不觉,到处风光自赏。
赢得是、天高月朗。半载归来霜点鬓,遍欢呼、万姓重瞻仰。
春雨到,长培养。
弥(mí)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
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cuō)跎(tuó)。
春色无情故,幽居亦见过。
我一年比一年不得意,新的一年又将会如何?
回忆过去一起交游的朋友,现在活着的还有多少?
我把闲居当作自由自在,把长寿看作补回岁月蹉跎。
只有春色不管人情世故,在闲居的时候还来探望我。
参考资料:
1、梁守中译注.刘禹锡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101-102.
弥年:即经年,多年来。新岁:犹新年。
同游者:指志同道合,同游共处的人们。同游:互相交往。
自在:自由;无拘束。蹉跎:失意;虚度光阴。
无情故:不问人情世故。幽居:隐居,不出仕。见过:谦辞。犹来访。
一般说来,守岁之夜(即除夕)人们常常盼望来年的诸事如意,大运亨通。而此诗却一反常情,首联便说:“”“意思是说:多年来就在坎坷不得意中渡过,新的一年又当如何呢?言外之意是不会有新的希望了。
颔联说:“”“同游者”在这里是指柳宗元、王伾、王叔文、韩泰、陆质、吕温、李景俭、韩晔、陈谏、凌准、程异、房启等政治上的革新派。他们有的被杀,有的病死,有的渺无音信。这里应特别提出新亡的好友柳宗元。元和十二年,朝廷派柳宗元到条件较好的柳州做刺史,而把刘禹锡派往条件极差的“恶处”(《因话录》)播州(即今遵义地区)。柳宗元考虑刘禹锡的老母年近九旬,不宜去往荒远之地,便主动要求与刘对调。而今比诗人年轻二十三岁的柳宗元却在“恶处”困病而亡,这不能不使诗人倍加伤怀。因此,这“有几多”固然是伤悼众友早逝,更主要的是对挚友柳宗元的痛悼;表现的是“一人突逝,举目寂空”的沉痛之情。
颈联表面是写自己的颓伤,表现的是无所作为之情,实际是牢骚之语,抒发的是愤激之情。诗人早年苦读,不慕荣华,注重品格修养;中年积极参加政治革新,极力革新政治,成为永贞革新中最核心的人物之一,时称“二王刘柳”;革新失败,流徒边州,在极端的困境中,不但写了大量的政治讽刺诗,痛斥宦官权臣和趋炎附势之徒是一批渺小而又可恶蚊虫(《聚蚊谣》),并写下不少相当有份量的政治散文;遇赦放还,仍痛骂靠镇压永贞革新而上台的人物为“桃李颜”之徒。他战斗不息,从来没有以“安闲为自在”过。这种以生死置之度外的不屈精神,绝不能说是“将寿补蹉跎”。因而可以说,此联抒发的是一种极端痛苦的愤慨和牢骚,是正意以反语出之。
尾联:“春色无新故,幽居亦见过。”表面是说年年的春色皆同,在贬谪幽居时也是如此。而真正的含义却是:自然界的春天是无所谓的,可惜的是看不到政治的春天降临人间,看不到国家兴旺景象的来临。刘禹锡虽然才华横溢,但他并不甘心当一名文士,而是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以利国计民生。他奋斗一生,壮志未酬,这是十分苦闷的。此诗表面似乎是表现诗人的平静、闲适、甚至有些颓伤;但字里行间,却隐透出诗人极端的苦闷。这种隐真意实情于字背的方法,是这首诗的主要特色之一。特点之二是“对仗”。本来,律诗只要求中间两联对偶,首尾两联是无所谓的。但此诗却能用字字平易、句句明白如话的语言,写得联联对仗,句句通俗,这是不易做到的。
燕本冰雪骨,越淡莲花风。五言双宝刀,联响高飞鸿。
翰苑钱舍人,诗韵铿雷公。识本未识淡,仰咏嗟无穷。
清恨生物表,郎玉倾梦中。常于冷竹坐,相语道意冲。
嵩洛兴不薄,稽江事难同。明年若不来,我作黄蒿翁。
何以兀其心,为君学虚空。
坐爱青草上,意含沧海滨。渺渺独见水,悠悠不问人。
镜浪洗手绿,剡花入心春。虽然防外触,无奈饶衣新。
行当译文字,慰此吟殷勤。
铜斗饮江酒,手拍铜斗歌。侬是拍浪儿,饮则拜浪婆。
脚踏小船头,独速舞短蓑。笑伊渔阳操,空恃文章多。
闲倚青竹竿,白日奈我何。
短蓑不怕雨,白鹭相争飞。短楫画菰蒲,斗作豪横归。
笑伊水健儿,浪战求光辉。不如竹枝弓,射鸭无是非。
射鸭复射鸭,鸭惊菰蒲头。鸳鸯亦零落,彩色难相求。
侬是清浪儿,每踏清浪游。笑伊乡贡郎,踏土称风流。
如何丱角翁,至死不裹头。
师得天文章,所以相知怀。数年伊雒同,一旦江湖乖。
江湖有故庄,小女啼喈喈。我忧未相识,乳养难和谐。
幸以片佛衣,诱之令看斋。斋中百福言,催促西归来。
伊洛气味薄,江湖文章多。坐缘江湖岸,意识鲜明波。
铜斗短蓑行,新章其奈何。兹焉激切句,非是等闲歌。
制之附驿回,勿使馀风讹。都城第一寺,昭成屹嵯峨。
为师书广壁,仰咏时经过。徘徊相思心,老泪双滂沱。
江南邑中寺,平地生胜山。开元吴语僧,律韵高且闲。
妙药溪岸平,桂榜往复还。树石相斗生,红绿各异颜。
风味我遥忆,新奇师独攀。
报恩兼报德,寺与山争鲜。橙橘金盖槛,竹蕉绿凝禅。
经章音韵细,风磬清泠翩。离肠绕师足,旧忆随路延。
不知几千尺,至死方绵绵。
乡在越镜中,分明见归心。镜芳步步绿,镜水日日深。
异刹碧天上,古香清桂岑。朗约徒在昔,章句忽盈今。
幸因西飞叶,书作东风吟。落我病枕上,慰此浮恨侵。
牵师袈裟别,师断袈裟归。问师何苦去,感吃言语稀。
意恐被诗饿,欲住将底依。卢殷刘言史,饿死君已噫。
不忍见别君,哭君他是非。
诗人苦为诗,不如脱空飞。一生空鷕气,非谏复非讥。
脱枯挂寒枝,弃如一唾微。一步一步乞,半片半片衣。
倚诗为活计,从古多无肥。诗饥老不怨,劳师泪霏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