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天津南,我家孟津北。都因看花来,相逢不相识。
猜你喜欢
白玉谁家郎,回车渡(dù)天津。
看花东陌(mò)上,惊动洛阳人。
那个面白如玉的是谁家的少年郎?他已回车过了天津桥。
在城东的大道上看花,惊动得洛阳人都来看他。
参考资料:
1、昌炳兰编著.历代名人咏洛阳: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04月第1版:67-68.
2、詹福瑞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96-197.
洛阳陌:亦名“洛阳道”,古乐曲名。属横吹曲辞。白玉:喻面目皎好、白晰如玉之貌。白玉谁家郎:用的是西晋文人潘岳在洛阳道上的风流韵事。天津:洛阳桥名。在洛水上。
东陌:洛阳城东的大道,那里桃李成行,阳春时节,城中男女多去那里看花。用潘岳典。
《乐府诗集》卷二十三列于《横吹曲辞》,梁简文帝、沈约、庚肩吾、徐陵等有《洛阳道》,皆写洛阳士女游乐之事。李白始题《洛阳陌》。萧士赟云:“《乐府遗声》都邑三十四曲有《洛阳陌》。”李白诗沿旧乐府题旨,当作于开元二十三年(735)游洛阳时。
“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借用西晋文人潘岳在洛阳道上的风流韵事,描绘出一幅洛阳富家子弟驾驶宝马香车、驶于天津桥忽转城东看桃李的景致。
“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描绘出白玉郎本不想惊动世人,观赏桃李花美时却惊动洛阳人的热闹纷纭景象,可谓春风得意,时代万人迷。
驱车洛阳陌,周道何逶迟。玉帛走侯甸,金汤固城池。
潘令好桃李,阮生多路歧。铜驼卧荆棘,索靖独先知。
洞中一觉春风梦,落尽桃源万树花。灶上丹砂寻不见,骑鸾误入阿谁家。
蒋生作轩名尚睦,欲叙彝伦厚风俗。一门大小总怡愉,不在华筵奏丝竹。
谁谓古来斯道敦,兄弟之间难具论。汉谣尺布一斗粟,周公管蔡亦流言。
蒋生蒋生慎终始,行见高名照青史。天边有客发长歌,泽国秋风鸿雁里。
滔滔海水日趋东,万法从新要大同。后二十年言定譣,手书《心史》井函中。
长乐仓皇壮士死,天下心悲汉皇喜。汉皇何喜民何悲,欢歌乃在深宫里。
吕公息女老堇毒,灭火祸胎真祸水。内蛇气焰凶灼天,龙鼎彭亨思染指。
庭中健者韩将军,与哙等伍心尚耻。生存肯作吕氏臣,俯窥产禄狐豚耳。
钟室幸为儿女诈,梁王菹醢东都市。良弓走狗去几尽,炎祚倾危竟何恃。
发蒙振落真易与,天下大势可知矣。长陵魂魄如有知,当时何为斩壮士。
蕙兰芳草久睽离,偶泄春光此一枝。自许轻盈羞粉白,何人閒丽得邻窥。
寒欺薄酒魂消夜,月入重帘梦破时。幸有暗香襟袖暖,江南归信不应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