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取士野无遗,百里咸誇学有师。才子有为终得意,文翁兴作谩停施。
蟾宫桂在宜通籍,泮水芹生且咏诗。闻说经林多俊杰,弹冠拾芥总堪期。
猜你喜欢
乡闱试罢綵衣回,仙县吟诗画鹢催。平世漫推文学掾,清时方急栋梁才。
绿槐影里琴书静,红杏花边车马来。山近龙盘多暇日,秋高拟上凤凰台。
秋闱擢秀独青年,未觉南宫进士贤。奉檄自同毛义喜,着鞭从是祖生先。
明时俎豆宫墙近,静室金丝学馆联。秋色三茅多逸兴,停云赋就更裁笺。
彼汾(fén)沮(jù)洳(rù),言采其莫。彼其之子,美无度。美无度,殊异乎公路。
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美如英,殊异乎公行(háng)。
彼汾一曲,言采其藚(xù)。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异乎公族。
在那汾河湾里低湿的地方,有个小伙子采水面野菜忙。你看那个勤劳的小伙子啊,长得是那样英俊无法衡量。他长得那样英俊无法衡量,和王公家的官儿太不一样!
在那滔滔汾河水的另一方,有个小伙子采撷桑叶正忙。你看那个勤劳的小伙子啊,长得那样英俊如鲜花怒放。他是那样英俊如鲜花怒放,和王公家的官儿太不一样!
在那滔滔汾河拐弯的地方,有个小伙子采撷泽泻正忙。你看那个勤劳的小伙子啊,品行如美玉一般纯洁高尚。他品行如美玉般纯洁高尚,和王公家的官儿太不一样!
参考资料:
1、姜亮夫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207-209
2、王秀梅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209-211
汾:汾水,在今山西省中部地区,西南汇入黄河。沮洳:水边低湿的地方。言:乃。莫:草名。即酸模,又名羊蹄菜。多年生草本,有酸味。彼其之子:他那个人。度:衡量。美无度,极言其美无比。殊异:优异出众。公路:官名。掌管王公宾祀之车驾的官吏。
桑:桑树叶。英:华(花)。公行:官名。掌管王公兵车的官吏。曲:河道弯曲之处。
藚:药用植物,即泽泻草。多年生沼生草本,具地下球茎,可作蔬菜。公族:公侯家族的人,指贵族子弟。
《魏风·汾沮洳》全诗共为三章,各以“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汾一曲,言采其藚”起兴。这“沮洳”、“一方”、“一曲”词语的变换,不仅显示这位民间女子劳动内容的不同,还表示空间和时间的变换。也就是说,不论这位痴情女子干什么活儿,也不论是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她总是思念着自己的意中人,足见其一往钟情的程度了。把这位女子思慕情人的痴情之状描摹得栩栩如生。接着又用“彼其之子,美无度”、“彼其之子,美如英”、“彼其之子,美如玉”来赞美男子的仪容。“美无度”是“美极了”,“美得无法形容”之谓。“美如英”,是说男子美得像怒放的鲜花;“美如玉”,是说男子容光焕发,有美玉般的光彩。这些是关于男子美貌的描写。诗的最后。以“美无度,殊异乎公路”、“美如英,殊异乎公行”、“美如玉,殊异乎公族”作结。也就是说,这位女子的意中人,不仅只长相漂亮,而他的身份地位,连那些“公路”、“公行”、“公族”等达官贵人,也望尘莫及的。此诗女主人公不只是对勤劳男子良好形象的赞叹不已,更重要的在于他美得“殊异”乎公路、公行、公族。这个普通的劳动者,和那些高贵的官吏有着本质的区别。全诗结束,见不到女子所思之人的正面描写,但通过这种对比、烘托的艺术手法,却把这位未露面的男子描写得如见其人了。
这首诗在篇章结构上,是《诗经》中常见的叠句重章、反复吟咏的艺术形式。三章字句变化无多,而诗意却层层递进。“美无度”是对所思男子之美的概括描写;“美如英”是对所思男子的仪表之赞美;“美如玉”是对所思男子人品的赞美。而又以“公路”、“公行”、“公族”加以具体映衬,这就更加凸现了“彼其之子”的美的形象。
五老诸峰锁翠烟,瀑声依约听潺湲。奇观又负平生望,欲诉山灵孰为传。
玉笥萧高士,超然物外姿。
能弹广陵操,会作豫章诗。
紫府非无分,丹房未有基。
西山多隐者,何必远求师。
毅甫生江南,蕴有洙泗质。雄文极古今,通鉴尽疏密。
瀛山绣衣使,高步尚淹屈。河水润畎亩,随珠照圭荜。
仁风信乐易,治体本诚一。昌时政多暇,丰岁民甚佚。
抚琴得遗音,开卷终旧帙。天和内自保,万事皆外物。
我生本蒿莱,岂合顾簪绂。南迁至此处,惠养殊不失。
伤心屈原棹,掩耳湘灵瑟。罪大敢放怀,恩深已沦骨。
幸常从公游,谈笑度永日。我吟续郢唱,缄封弥战栗。
蓝舆晓御八风轻,重叠青山接续迎。画壁倚空看石势,玉琴喧涧得泉声。
人疑天上重开地,峰向云中自现名。试傍紫霄瞻绛阙,崔巍如见九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