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懒元当与世辞,残年况近乞身期。一官空作读书祟,五斗不供沽酒资。
冰拆野塘初滟滟,雪残芳草已离离。物华似有平生旧,不待招呼尽入诗。
猜你喜欢
东方之日兮,彼姝(shū)者子,在我室兮。在我室兮,履我即兮。
东方之月兮,彼姝者子,在我闼(tà)兮。在我闼兮,履我发兮。
东方太阳红彤彤啊,那个美丽大姑娘——就在我家内房中啊。就在我家内房中啊,悄悄伴我情意浓啊。
东方月亮白晃晃啊,那个美丽大姑娘——就在我家内门旁啊。就在我家内门旁啊,悄悄随我情意长啊。
参考资料:
1、王秀梅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192-193
2、姜亮夫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91-193
日:比喻女子颜色盛美。姝:貌美。履:踏,践。一说同“蹑”,放轻脚步。即:就。一说通“膝”,古人席地而坐,安坐则膝在身前。
闼:内门。一说内室。发:走去,指蹑步相随。一说脚迹。
此诗共两章,每章首句,毛传以为“兴也”,季本《诗说解颐》以为“赋也”,严虞惇《读诗质疑》又以为“比也”;除此还有“兴而赋”、“比而赋”等不同说法。这两句是含有象征意义的起兴:诗人早晨面对初升的旭日,或晚间仰望刚起的新月,都似乎有一种异样的感觉:那艳丽而热烈的朝阳,皎洁而恬静的月光,多么像他那位艳美而温柔的情人(妻子)啊。她对他的追求是那样大胆热切,又充满着柔情蜜意,竟不顾一切自荐枕席,男欢女悦。两章的二、三两句承接自然。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说得好:“诗起于经过在沉静中回味的情绪。”(转引自朱光潜《诗论》)此篇作者正是有感于朝阳、明月而沉浸在甜蜜的“回味”中,由此激起了难以压抑的爱的狂潮,竟脱口而出透露了他与她洞房中的隐私:不仅说出了情人(妻子)在他的卧室内,还情不自禁地描述了他们亲昵的情景——“履我即兮”、“履我发兮”。从中可以体会到他的叙述是带着颇为得意的幸福感的,读者能触摸到他那颗被爱情撩拨得激烈跳荡的心。正因为如此,所以十句诗中竟有六句有“我”字,自我矜喜之情溢于言表。此诗格调粗犷而不轻薄,俏皮而不油滑,体现了古代情歌质朴的本色。
此诗押韵有其特色,每章皆是一、三、四、五句押韵,并且都与“兮”字组成“富韵”,三句与四句又是重复的,音节舒缓而绵延,有着流连咏叹的情味。全诗八个“兮”字韵脚,《正韵》称为“联章韵”。
昨宵猜著今宵雨,今宵月华翻皎。露白虫惊,风疏雁响,是我关心偏早。
为谁懊恼。问消瘦缘由,便天难晓。有甚方儿,可将侬病竟医好。
和衣连闷睡倒。正朦胧著枕,忽又惊觉。池闹残荷,门喧剩叶,尚有秋声多少。
难禁自笑。怎刚怕秋来,便悲秋老。病里年光,也抛人去了。
番湖一碧澄不流,旧山明月随行舟。清光四垂天宇净,水气凛凛寒于秋。
乍入盘涡棹声扴,近岭回波尽圆折。布帆落处水禽啼,十里平沙踏晴雪。
孙郎济胜天下稀,猿臂引我登危矶。天风吹入倏飘举,衫影欲逐岩云飞。
山中露寒夜萧爽,缘山有径披榛上。崖回岛侧穷攀跻,天半惟闻屐声响。
兴尽重寻下渚船,登山临水总堪怜。月明欲去无乡梦,斜倚孤篷枕肘眠。
眼色媚人娇欲度。行尽巫阳云又雨。花时还复见芳姿,情几许。愁何许。莫向耳边传好语。往事悠悠曾记否。忍听黄鹂啼锦树。啼声惊碎百花心。分付与。谁为主。落蕊飞红知甚处。
帘外桐花闲弄影。不便相辞,悄语传声请。犹自眉峰烟不定,避人奁内添宫饼。
说道今宵天色冷。且自留停,莫撼猧儿醒。珠斗斓斑斜又整,人间第一消魂景。
谓师有道国人皆,何必文殊更五台。
棒喝交驰聊复尔,离微不犯亦奇哉。
且言风动还幡动,莫问船来与陆来。
不道相逢不相识,尽教寒拾笑咍咍。
八年前一到,车骑乱青苍。剩此题诗客,来寻置酒堂。
饥鹰啼半岭,野马战斜阳。实有悲盈谷,非关吊夜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