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无忧恼,予心岂厌贫。索钱纷债主,赊药愧医人。
坐丧高标尽,时惊俗态新。残书亦懒读,满架付埃尘。
猜你喜欢
禁殿薰风传赐敕,宫门晓日缓催班。小臣未报君恩重,耿耿孤君入梦间。
弄影、似鸳鸯并栖,露塘波浅。眠沙梦断,偏消受、半炉红煖。
金羹芥医,膏沃晶盘云肤敛。试嫩爽霜葱,腻饼银荷卷。
就新菘,正秋晚。
回首春江,细泛东风,桃花知水暖。暮雨碎浪缬,趁鱼子,轻偷眼。
睡片石,萍茵软。妒双鸡,长鸣逃匕桉。恨罥入菱丝,毕竟飞难去,任君羞禁脔。
黑云扑下一天雪,开帘正见花飘飖。
渌樽覆案不能饮,缅怀白发同心交。
拈毫竄纸聊自戏,不觉大语惊连鳌。
呼儿謄本寄之去,岂敢有意夸雄豪。
谚称抛砖引鸣玉,遂蒙老手来相嘲。
且言本出将家子,惯看飞云连沙起。
常骑快马臂苍鹰,走屠赤豹裂青兕。
燕山崛岉郁天起,玉关石壁俱天垒。
昔缨汉冠为汉民,今埋胡沙作胡鬼。
欲携熊虎十万师,独以一帚扫群螘。
左钤休屠批谷蠡,直出龙沙五千里。
呜呼君言岂不伟,单于闻之须怖死。
莫羞茜袖双鬓华,盘屈肺肝生叹嗟。
君不见东海老翁含两齿,投竿起载文壬车。
又不见荆州长史年七十,手提九鼎还唐家。
穷通变化不可测,蟠蛟宁久藏泥沙。
况君著意经营久,奇策峥嵘烂星斗。
殿前即日拜将军,缚取单于不引手。
我实读书枉用心,伊皋功名竟何有。
待君金甲破敌归,且作长歌倾贺酒。
羔豚蒸乳活脔牛,口腹造业夸炰羞。
傥知晚食足当肉,一饱何苦多营求。
先生睡美黑甜处,那闻钟鼓朝鸣楼。
布衾竹枕自稳暖,此念灰冷百不忧。
世间寝食乃日用,众生扰扰如蚍明蜉。
昔年我亦走南北,往反万里无停辀。
胸中不作异乡县,有似坐阅十数州。
云山浑如旧过眼,岁月不觉春已秋。
宿君斋屋亦偶尔,更仆笑语久未休。
夜阑各困且打睡,明月饥饱临时谋。
属玉双飞水满塘,菰(gū)蒲深处浴鸳(yuān)鸯(yāng)。
白蘋(pín)满棹归来晚,秋著芦花两岸霜。
扁(piān)舟系岸依林樾(yuè),萧萧两鬓吹华发。
万事不理醉复醒,长占烟波弄明月。
鸀鸟双双飞离水面,水满小塘,菰蒲深处,鸳鸯两两戏水。
船桨划在满是白苹的水面上,我归来已晚,只看到秋日岸边的芦絮像霜一样。
我将一叶小舟系在岸边林荫下,上岸来,一阵秋风吹得我两鬓生起白发。
我不理万事,醉后又醒,只希望永远占据江上,欣赏这一轮明月。
参考资料:
1、缪钺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716-717
属玉:鸀,水鸟名,似鸭而大,长颈赤目,紫绀色。菰蒲:菰,即茭白;蒲,即蒲草。
白蘋:即白苹,水草。棹:桨。
林樾:指树林丛聚成荫处。
这首诗写于诗人三十七岁以前。清江曲是苏庠泛舟清江所作。诗人一生主要过着遁迹江湖的隐居生活,这首诗便以其自得其乐的心情,描绘了啸傲江湖、放任自适的闲逸生活。清江,泛指诗人居处附近的一条清澈江河。
前六句所写,既是诗人隐逸生活的一日,又是长年生活的缩影。一二句写观赏。诗人生活在江河边,触目之景,最多的是水鸟:鸀常常嬉戏在塘水中,不过一有动静,便双双惊起,飞离水面;倒是偶居不离的鸳鸯,在那菰蒲深处,“相对浴红衣”,可以不受外界“骚扰”。长时间地观赏这些可爱而有灵性的水鸟,诗人感到有趣,感到欣喜。三、四句写归来。徜徉在“清江”之上,其乐无穷,诗人流连忘返,待回来时,往往天色已晚。桨划到白苹盛开的岸边,他向岸上望去,只见岸上挺立着丛丛芦苇。雪白的芦花连成一片,好像是给两岸铺上了一层皑皑的浓霜。情景如画,诗人心旷神怡。五、六句写系舟。将一叶扁舟系在岸边林荫下,上得岸来,迎面一阵萧萧秋风,吹起了诗人两鬓花白头发。如平镜的水面上起了一阵涟漪,诗人心田也掠过一个念头:对那些热衷于用世的人来说,这种江湖隐逸生活太平淡乏味了,不过,他却觉得其中有无限的清情趣。因此最末两句,诗人表明自己的志趣。“万事不理”,指不问人事,不与世事。观其一生出处,这里有着诗人与现实不合作的意味在内。“弄明月”,指赏玩月色。诗人声称:我就喜爱这种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生活,万事都不必、也不愿去理会,每日除了醒复醉、醉复醒外,便是“长占烟波弄明月”,小楫轻舟,永远占据在烟波江上,优哉游哉地观赏风景,玩赏月色,这是十分舒心惬意的。
这首诗,以属玉、鸳鸯、菰蒲、白苹、芦花、扁舟、林樾等景物,创造出一种幽美清新的江湖世界,活动在其间的诗人,又是一位孤高出尘、自由不羁的隐逸者,因此,全诗给人以一种脱尽尘世烟火的感觉,而使苏轼大为赞赏:“此篇若置太白集中,谁复疑其非也?”(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认为可与李白诗媲美。其与李白诗相似处有二:寄情山水、纵酒行乐、萧散洒脱的不群风致相似;随兴挥洒、辞气夸张、清新自然的飘逸风神相似。
官分长贰荣,乐事胜专城。避俗如僧定,寻仙结伴行。
吟疆宽处拓,醉玉醒时倾。拟叶埙篪响,邯郸步不成。
斜阳留照有馀红。烟霭淡冥濛。麦陇青摇一望,前山翠失双峰。高台徙倚,松飘逸韵,梅减冰容。俯视尘寰如掌,翩然我欲乘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