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好山水,子我盍迁居。
绕郭群峰列,回波一镜如。
蚕余即宜稼,樵罢亦堪渔。
结屋云林下,残年共读书。
猜你喜欢
袖里之书辱见捐,细看知是我行年。
家徒四壁将何赠,乞与两诗赊卦钱。
昔与先君子,同时宰建溪。
晚看康乐凤,亦割武城鸡。
幼嗣莱妻立,新阡乐令遗。
伤心埋玉早,□□远难携。
东风嘘海表,蓬荜亦生春。天启三元运,人痊百病身。
平安真是福,澹泊未全贫。传座从兹始,开琼莫厌频。
已断鹰隼猜,仍叨主人惠。
皎洁静天姿,双栖莫相忌。
数峰奇石翠层层,一片沙泉夜作冰。
月照树头风不起,白猿应见倚阑僧。
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qī)凄宿雨收。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zhēn)声近报汉宫秋。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
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在仙台上刚见到五城楼,夜雨初停景物冷落凄清。
晓山翠色遥连秦地树木,汉宫砧声报讯寒秋来临。
空坛澄清疏松影落水底,小洞清幽细草芳香沁人。
何必去寻找世外的仙境,人世间就有美好的桃源。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五城楼:这里借指仙游观。宿雨:隔宿的雨。
砧声:在捣衣石上捣衣的声音。
闲:一作“生”。
方外:神仙居住的世外仙境。丹丘:指神仙居处,昼夜长明。
此诗写道士的楼观,是一首游览题咏之作,描绘了雨后仙游观高远开阔、清幽雅静的景色,盛赞道家观宇胜似人间仙境,表现了诗人对道家修行生活的企慕。
诗的前三联描绘了雨后仙游观观内观外的景色。首联点明时地,切中题目“仙游观”,并描写了天气情况。颔联写观外秋夜景物,先是“见”“秦树”,后是“闻”“砧声”。颈联写观内景物,先写高处“空坛”的静,后写低处“小洞”的幽,点明是道士居处,形象地展现了仙游观宁静娴雅的景色。末联直抒胸臆,引用《远游》之语,称赞这地方是神仙居处的丹丘妙地,不用再去寻觅他方了,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作者见到仙游观,正是宿雨初收、风物凄清的时候。暮霭中,山色与秦地的树影遥遥相连,捣衣的砧声,似在报告着汉宫进入了秋天。疏疏落落的青松投下纵横的树影,道坛上空寂宁静,细草生香,洞府幽深。整首诗,有远景,有近景,着力刻画的是道观幽静的景物。
全诗语言工美秀丽,音调宛转和鸣,读来琅琅上口。但内容却是空泛而无多大深意,只可吟咏,不可玩味。
夷齐之清格鄙顽,孳孳盗蹠何曾闲。空斋风定香缕直,但有书册犹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