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张少尹秋日凤翔西郊见寄

鼎气孕河汾,英英济旧勋。刘生曾任侠,张率自能文。
官佐征西府,名齐将上军。秋山遥出浦,野鹤暮离群。
远恨边笳起,劳歌骑吏闻。废关人不到,荒戍日空曛。
草木凉初变,阴晴景半分。叠蝉临积水,乱燕入过云。
丽藻终思我,衰髯亦为君。闲吟寡和曲,庭叶渐纷纷。
猜你喜欢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pǔ)深。
人到晚年特别喜好安静,对人间万事都漠不关心。自思没有高策可以报国,只要求归隐家乡的山林。
宽解衣带对着松风乘凉,山月高照正好弄弦弹琴。君若问穷困通达的道理,请听水浦深处渔歌声音。
参考资料:
1、彭定求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92
2、蘅塘退士.全息本唐诗三百首.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176
3、耿建华.唐宋诗词精译(诗卷).济南:黄河出版社,1996:131-312
4、邓安生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144-145
5、蘅塘退士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117
6、沙灵娜.唐诗三百首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199-200
晚年:年老之时。唯:亦写作“惟”,只。好(hào):爱好。自顾:自念;自视。长策:犹良计。空知:徒然知道。旧林:指禽鸟往日栖息之所。这里比喻旧日曾经隐居的园林。
吹解带:吹着诗人宽解衣带时的闲散心情。解带,表示熟不拘礼,或表示闲适。君:一作“若”。穷:不能当官。通:能当官。理:道理。渔歌:隐士的歌。浦深:河岸的深处。
这是一首赠友诗。全诗写情多于写景。三、四句隐含不满朝政之牢骚。
诗开头就说“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描述了晚年唯好清静、万事皆不关心的心态,看似达观,实则表露出诗人远大抱负无法实现的无奈情绪。说自己人到晚年,惟好清静,对什么事情都漠不关心了,乍一看,生活态度消极之至,但这是表面现象。仔细推求起来,这“唯好静”的“唯”字大有文章。一是确实“只”好静。二是“动”不了才“只得”好静。三是显示出极端消极的生活态度。既不写中年、早年“惟好静”,却写晚年变得“惟好静”,耐人寻味。如细细品味,不难发现此中包含着心灵的隐痛。
颔联紧承首联,“自顾无长策”道出诗人理想的破灭和思想上的矛盾、痛苦,在冷硬的现实面前,深感无能为力。既然理想无法实现,就只好另寻出路。入世不成,便只剩下出世一条路了。亦即跳出是非场,放波山水,归隐田园,“空知返旧林”。一个“空”字,包含着几多酸楚与感慨!此两句亦透露了一个中年消息。王维此时虽任京官,但对朝政已经完全失望,开始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正是他此时内心的真实写照。
王维早年,怀有政治抱负的雄心,在张九龄任相时,他对现实充满希望。然而,没过多久,张九龄罢相贬官,朝政大权落到奸相李林甫手中,忠贞正直之士一个个受到排斥、打击,政治局面日趋黑暗,王维的理想随之破灭。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他既不愿意同流合污,又感到自己无能为力。“自顾无长策”,就是他思想上矛盾、苦闷的反映。他表面上说自己无能,骨子里隐含着牢骚。尽管在李林甫当政时,王维并未受到迫害,实际上还升了官,但他内心的矛盾和苦闷却越来越加深了。对于这个正直而又软弱、再加上长期接受佛教影响的封建知识分子来说,出路就只剩下跳出是非圈子、返回旧时的园林归隐这一途了。“空知返旧林”意谓:理想落空,归隐何益?然而又不得不如此。在他那恬淡好静的外表下,内心深处的隐痛和感慨,还是依稀可辨的。
颈联写的是诗人归隐“旧林”后的通送适意。理想落空的悲哀被“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的闲适所取代。摆脱了仕宦的种种压力,诗人可以迎着松林清风解带敞怀,在山间明月的伴照下独坐弹琴,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然而在这恬淡闲适的生活中,依然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隐痛和感慨。诗人肯定、赞赏那种“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的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趣,实际上是他在苦闷之中追求精神解脱的一种表现。这既含有消极因素,又含有与官场生活相对照、隐示厌恶与否定官场生活的意味。
“松风”、“山月”均含有高洁之意。王维追求这种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趣,说他逃避现实也罢,自我麻醉也罢,无论如何,总比同流合污、随波逐流好。诗人在前面四句抒写胸臆之后,抓住隐逸生活的两个典型细节加以描绘,展现了一幅鲜明生动的形象画面,将“松风”、“山月”都写得似通人意,情与景相生,意和境相谐,主客观融为一体,这就大大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
尾联诗人借答张少府,用《楚辞·渔父》的结意现出诗人企羡渔父悠然独居,不问人间穷通。歌入浦,以不答为咎,合不尽之意于言外。“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照应了“酬”字;同时,又妙在以不答作答:若要问我穷通之理,我可要唱着渔歌向河浦的深处去了。末句含蓄蕴藉,耐人咀嚼,似乎在说:世事如此,还问什么穷通之理,不如跟我一块归隐去吧!又淡淡地勾出一幅画面,用它来结束全诗,可真有点“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的“神韵”。王维避免对当世发表议论,隐约其词,似乎在说:通则显,穷则隐,豁达者无可无不可,何必以穷通为怀。而联系上文来看,又似乎在说:世事如此,还问什么穷通之理,不如跟我一块归隐去吧!这就带有一些与现实不合作的意味了。
从表面上看,诗人显得很达观。可是,这种对万事不关心的态度,正是一种抑郁不满情绪的表现,字里行间流露出不得已的苦闷,说明了诗人仍然未忘朝政,消沉思想是理想幻灭的产物。“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两句含义是非常深永的。他没有回天之力,又不愿同流合污,只能洁身隐遁。他又故意用轻松的笔调描写隐居之乐,并对友人说“君问穷能理,渔歌入浦深”,大有深意,似乎只有在山林生活中他才领悟了人生的真谛,表现出诗人不愿与统治者合作的态度,语言含蓄有致,发人深思。诗的末句又淡淡地勾出一幅画面,含蓄而富有韵味,耐人咀嚼,发人深思,正是这样一种妙结。
辞朝
宁可身卧糟丘,赛强如命悬君手。寻几个知心友,乐以忘忧,愿作林泉叟。
【混江龙】布袍宽袖,乐然何处谒王侯。但樽中有酒,身外无愁。数着残棋江月晓,一声长啸海门秋。山间深住,林下隐居,清泉濯足,强如闲事萦心。淡生涯一味谁参透,草衣木食,胜如肥马轻裘。
【油葫芦】虽住在洗耳溪边不饮牛,贫自守,乐闲身翻作抱官囚。布袍宽褪拿云手,玉箫占断谈天口。吹箫伤伍员,弃瓢学许由。野云不断深山岫,谁肯官路里半途休。
【天下乐】明放着伏事君王不到头,休、休,难措手,游鱼儿见食不见钩。都只为半纸功名一笔勾,急回头两鬓秋。
【那吒令】谁待似落花般莺朋燕友,谁待似转灯般龙争虎头,你看这迅指间乌飞兔走。假若名利成,至如田园就,都是些去马来牛。
【鹊踏枝】臣则待醉江楼,卧山丘,一任教谈笑虚名,小子封侯。臣向这仕路上为官倦首,枉尘埋了锦带吴钩。
【寄生草】但得黄鸡嫩,白酒熟,一任教疏篱墙缺茅庵漏。则要窗明炕暖蒲团厚,问甚身寒腹饱麻衣旧。饮仙家水酒两三瓯,强如看翰林风月三千首。
【村里迓鼓】臣离了九重宫阙,来到这八方宇宙。寻几个诗朋酒友,向尘世外消磨白昼。臣则待领着紫猿,携白鹿,跨苍虬。观着山色,听着水声,饮着玉瓯,倒大来省气力如诚惶顿首。
【元和令】臣向山林得自由,比朝市内不生受。玉堂金马间琼楼,控珠帘十二钩。臣向草庵门外瀛洲,看白云天尽头。
【上马娇】但得个月满舟,酒满瓯。则待雄饮醉时休,紫箫吹断三更后。畅好是休,孤鹤唳一声秋。
【游四门】世间闲事挂心头,唯酒可忘忧。非是微臣常恋酒,叹古今荣辱,看兴亡成败,则待一醉解千愁。
【后庭花】拣溪山好处游,向仙家酒旋篘。会三岛十洲客,强如宴公卿万户侯。不索你问缘由,把玄关泄漏。这箫声世间无,天上有,非微臣说强口。酒葫芦挂树头,打鱼船缆渡口。
【柳叶儿】则待看山明水秀,不恋您市曹中物穰人稠,想高官重职难消受。学耕耨,种田畴,倒大来无虑无忧。
【赚尾】既把世情疏,感谢君恩厚,臣怕饮的是黄封御酒。竹杖芒鞋任意留,拣溪山好处追游。就着这晓云收,冷落了深秋,饮遍金山月满舟。那其间潮来的正悠,船开在当溜,卧吹箫管到扬州。
日王忿违慠,有命事诛拔。蜀险豁关防,秦师纵横猾。——韩愈
风旗匝地扬,雷鼓轰天杀。竹兵彼皴脆,铁刃我枪bR.——孟郊
刑神咤牦旄,阴焰飐犀札。翻霓纷偃蹇,塞野澒坱圠.——韩愈
生狞竞掣跌,痴突争填轧。渴斗信豗呶,啖奸何噢嗗。——孟郊
更呼相簸荡,交斫双缺齾。火发激铓腥,血漂腾足滑。——韩愈
飞猱无整阵,翩鹘有邪戛。江倒沸鲸鲲,山摇溃貙猰.——孟郊
中离分二三,外变迷七八。逆颈尽徽索,仇头恣髡鬝.——韩愈
怒须犹鬇鬡,断臂仍bsbS.——韩愈
石潜设奇伏,穴觑骋精察。中矢类妖cd,跳锋状惊豽.——孟郊
蹋翻聚林岭,斗起成埃圿.——孟郊
旆亡多空杠,轴折鲜联辖。剟肤浃疮痍,败面碎黥gp.——韩愈
浑奔肆狂勷,捷窜脱趫黠。岩钩踔狙猿,水漉杂鳣螖。——韩愈
投奅闹eGcP,填隍btbT傄。——韩愈
强睛死不闭,犷眼困逾fx.爇堞熇歊熹,抉门呀拗s9.——孟郊
天刀封未坼,酋胆慑前揠。跧梁排郁缩,闯窦猰窋窡。——孟郊
迫胁闻杂驱,咿呦叫冤跀。——孟郊
穷区指清夷,凶部坐雕铩。邛文裁斐斖,巴艳收婠妠.——韩愈
椎肥牛呼牟,载实驼鸣s8.圣灵闵顽嚚,焘养均草y5.——韩愈
下书遏雄虓,解罪吊挛瞎。——韩愈
战血时销洗,剑霜夜清刮。汉栈罢嚣阗,獠江息澎汃。——孟郊
戍寒绝朝乘,刁暗歇宵詧。始去杏飞蜂,及归柳嘶xK.——孟郊
庙献繁馘级,乐声洞椌楬.——孟郊
台图焕丹玄,郊告俨匏稭.念齿慰黴黧,视伤悼瘢痆.——韩愈
休输任讹寝,报力厚麸秳。公欢钟晨撞,室宴丝晓扴.——韩愈
杯盂酬酒醪,箱箧馈巾帓。小臣昧戎经,维用赞勋劼。——韩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