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云横高天,万里起秋色。壮士心飞扬,落日空叹息。
长啸出原野,凛然寒风生。幸遭圣明时,功业犹未成。
奈何怀良图,郁悒独愁坐。杖策寻英豪,立谈乃知我。
崔公生民秀,缅邈青云姿。制作参造化,托讽含神祇。
海岳尚可倾,吐诺终不移。是时霜飙寒,逸兴临华池。
起舞拂长剑,四座皆扬眉。因得穷欢情,赠我以新诗。
又结汗漫期,九垓远相待。举身憩蓬壶,濯足弄沧海。
从此凌倒景,一去无时还。朝游明光宫,暮入阊阖关。
但得长把袂,何必嵩丘山。
猜你喜欢
满洞苔(tái)钱。买断风烟。笑桃花流落晴川。石楼高处,夜夜啼猿(yuán)。看二更云,三更月,四更天。
细草如毡(zhān)。独枕空拳。与山麋(mí)野鹿同眠。残霞未散,淡雾沈绵。是晋时人,唐时洞,汉时仙。
满洞长着碧绿的苔钱,独得自然景致之胜。占尽风女笑桃花随着溪水流落晴川。罗浮山上石楼的高处,夜夜都能听到猿猴哀啼。夜晚入静独看二更云,三更月,四更天。
细草柔软如同毛毡,独自枕拳卧草席地幕天。与山麇野鹿同眠。天亮时残霞还未消散,淡雾沉绵。罗浮洞府晋时才有人来,唐尧时始开,伪刘称汉时方显。
参考资料:
1、张国荣编著.宋词三百首译解: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03月第1版:第630页
行香子:词牌名。又名“爇心香”。双调小令,六十六字。罗浮:山名,在广东增城、博罗问,相传西晋郭璞曾在此炼丹求仙,东晋葛洪亦得道于此,道家列为第七洞天。苔钱:苍苔形圆如钱,故名。买断:买尽,犹言占尽。石楼:在罗浮山上。
山麋:指麋鹿。残霞:此指晓霞。沈绵:绵绵不尽。
“满洞苔钱,买断风烟。笑桃花流落晴川。”满洞苍苔,可见历时已久,人迹罕至。苔虽形如钱,只能点缀风烟。但它代表了一种清贫自赏自然超俗的情趣。古洞苍苔,高人逸士独来独往,片片桃花随溶溶川水流出,向人间传送出一丝洞天的消息。世外人并不知道此处别有桃源仙境,故“笑”之,笑桃花多情,笑世人无识。“石楼高处,夜夜啼猿。
“看二更云,三更月,四更天。”夜深人静,万籁俱寂,唯有空山声声猿啼,使人警省。此时此地,修道之人,静坐默想,独观云月,拥抱宇宙,体悟宇宙奥秘,直观生命真谛,自得其乐,意静神旺。这几句将道家山中生活的自然环境与辞别尘世,静处修炼而至内心聪慧的生活情趣勾画了出来。所谓“二更云,三更月,四更天”,实际上写的是消除尘念的修炼过程。开始犹存世念,如行云蔽月,继而虚室生白,表里空一,终而至人无己,湛然空明,如片云除尽,空中唯皎皎孤轮。
“细草如毡,独枕空拳。与山麋野鹿同眠”,这几句写“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的山中生活。在这种时空的交错中,人似乎回到大自然中,回归到太古时代,枕拳卧草,幕天席地,遗世独立,鸟兽相亲,没有荣辱得失,没有人我差别,甚至没有人与物的差别,一切均与自然相融。
“残霞未散,淡雾沈绵。是晋时人,唐时洞,汉时仙”,又是一天开始了,晨霞未收,群峰淡雾绵延不尽,千姿百态,山中风光,洞中岁月,自有一种绵绵不尽、长久不变的实在感,显示出大自然永恒的风貌。结尾三句写罗浮山的悠悠岁月,显示出山中人“不知魏晋,无论汉唐”的优越感,山中人在寂寞之中感受着精神上的超脱和欣慰。
总之,这首词将山中风光的悠长,洞中岁月的洒脱,自然的美好和永恒,以及摆脱人世负担后的轻松,一一展示出来,富有野趣。
肩舆行到竹边村,竹里僧房尽闭门。
小洞颇闻三里近,残僧今有一人存。
旋沽薄酒欺寒力,未怯春泥踏雨痕。
笑觅梅花伴归去,断桥流水月黄昏。
广寒宫裹自无伦,不祗尘中第一人。
绝态乍辞天上书,清香更占世间新。
烟愁月恨迎加腊,日暖风迟俗却春。
且对流年觅新意,横斜疏影句皆陈。
散诞滩头伴石矶,闲云流水正相依。夜来坐上东山月,钓得鲈鱼入馔肥。
寒意无多晓色交,云随疏雨又还消。
山行全似三春日,林际一声婆饼焦。
潮声喧野渡,早起挂孤篷。梦断数行雁,秋深两岸枫。
荒城寒雾外,残月乱流中。不尽烟波兴,扁舟信晓风。
泽国钟下流,有山独西南。标奇借明眼,夙昔多穷探。
腹背眩金碧,钟鱼半精蓝。支郎放鹤地,妙解无馀谈。
高木气未炎,绿阴正青酣。我懒倦登陟,兹行咤犹堪。
幽寻虽云初,佳处默已谙。久欲谢尘滓,往同弥勒龛。
平生行九九,晚识前三三。才也实可人,穷年玩烟岚。
胸中有定水,万境潜包含。严霜扫赪紫,老干馀楩楠。
啖蔗要自佳,食茶亦云甘。坐断方丈室,天花雨毵毵。
笑我窘世网,何殊老眠蚕。我今已解缚,真理密自耽。
但恐爱山意,多求尚成贪。愿借待月岭,重开石头庵。
偃松久傲兀,碧琳故澄涵。言寻觉城路,更欲从遍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