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园秋露瘦韭叶,色茂春菘甘胜蕨。
人言佛见为下箸,芼炙烹羹更滋滑。
其余琐屑皆可口,芜菁脆肥台葅辣。
藏鞭雏笋纤玉露,映叶乳笳浓黛抹。
已残枸杞只留枾,晚种莴苣初生甲。
南来食鱼忘肉味,久思吾土牛羊茁。
软炊一饱老有味,痛饮百壶今不说。
蒲团斋罢欠伸时,自觉少年心解脱。
猜你喜欢
金推五百里,日晚唱归来。车转承光殿,步上通天台。
钗临曲池影,扇拂玉堂梅。先取中庭入,罢逐步廊回。
下关那早闭,入迎已复开。
露花烟草,寂寞五云三岛,正春深。貌减潜消玉,香残尚惹襟(jīn)。
竹疏虚槛静,松密醮(jiào)坛阴。何事刘郎去?信沉沉。
鲜花凝结着露水,芳草笼罩着轻烟,寂寞的仙岛上祥云缭绕,春色正深。她一天天憔悴,玉貌在寂寞中暗暗消减,只有阵阵残香还留在衣襟上。
几竿稀疏的竹子静静地伫立在门槛外,茂密的松林里醮坛陈设在树荫里。不知刘郎为什么就这样离去了,音信杳无,只让人空劳牵挂。
参考资料:
1、顾农,徐侠著.花间派词传温庭筠、皇甫松、韦庄等: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第247页
2、赵崇祚编选;夏华等编译.花间集图文版:万卷出版公司,2012.03:第128页
五云:五色祥云,为仙人所御。三岛:指仙境。“貌减”句:指女子如玉的肌体暗暗消瘦。惹:沾染。
醮坛:道士祈祷用的祭坛。刘郎:刘晨,用东汉刘晨、阮肇人天台山遇仙之事。此处指女子的情人。
上片由景及人,通过清寂环境的描绘,引出修道女冠的形象:她日渐消瘦,残香惹襟,展露出内在意绪的郁塞悲苦。“寂寞”,词眼。女道士居处“五云三岛”,正当春光明媚,露花烟草,思凡之心令其容貌失色,眼看余香更使人泪沾衣襟。“露花”三句是她所在地方的环境,环境清冷,烘托出主人公心情之孤独与凄凉,之后再写情事。“貌减”二句写她与情人分别后因思念而憔悴,以余香作为一种安慰,相思甚苦,情思未断,真是可怜可叹。
下片开头二句描写道观的清静环境,写其周围清冷阴森,没有一点乐趣,使她更想念情人。竹“疏”人气更稀,倍感“静”松“密”道坛肃穆,倍感“森”。“何事”二句,将相思之情和盘托出,思凡之心宛然可见,表达了对情郎远逝的深切思念。
这首词写了女道士的思凡情怀,通过清冷环境的描写,表现了女道士思念情郎的寂寞凄凉之情。全词写了环境清冷,烘托主人公心境之孤寂、凄凉,从容颜憔悴、余香尚存,见其相思甚苦,感情真切。这首词情景交融,脉络清晰,逼真地展示出女道士尘心未泯的情意。
自怪山中住,邀人更写山。为期风雨夕,长对户庭间。
雪片冲炎落,花枝积岁斑。殷勤谢真宰,烟景浪相悭。
中山山多稻田寡,耕不见牛时见马。曳犁负轭当町畦,编草络头泥没髁。
喷沫徒怜气凋丧,局蹐安知材尽下。王良伯乐无时无,不待悲鸣泪先洒。
侧闻洪武开国时,曾来此地求騧骊。连樯累舶动千匹,购买不惜倾高赀。
陟险冲波有底急,每翻旧史常怀疑。维时布衣起江左,涣号止及东南陲。
壮士健儿恣腾踔,步卒敢向中原窥。圉人太仆但充位,登床厌谷皆虚词。
谁欤忽建凿空计,外厩祗藉长风吹。飘飖远致列云锦,骑出奚啻熊与罴。
永辞绝域骋皇路,寸长一技皆得施。不走沙场絷畎亩,吁嗟尔马生何迟。
今制三年两入贡,使者执鞭大夫控。天子垂裳顾曰嘻,此物何烦跨海送。
异域从教宝骕骦,天家绝不求麟凤。终老丘园何足惜,竟辱泥涂亦堪痛。
吁嗟尔马无自伤,不逢汤武逢虞唐。纵有龙媒四十万,中山只作华山阳。
穆穆罢朝嗟不慭,冲冲停市叹如仁。生刍絮酒难亲致,薤曲书成泪满巾。
邕邕何处一声秋,杜若汀连宿莽洲。米熟菰蒲随分饱,危机多是稻粱谋。
须信希声是大音,猱多则乱吟多淫。世人不识栖岩意,祗爱时宜热闹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