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春风不柰暄,梅花落尽净无痕。
却将晚莟重收拾,更放南枝第二番。
猜你喜欢
忽闻梅福来相访,笑着荷衣出草堂。
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
突然听到梅福前来造访(寒舍),(我)笑着穿上荷衣走出草堂。
村里的小孩很少见过官员的车马(那浩荡的气势),都慌忙跑到芦苇荡的深处躲藏。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忽闻:突然听到。来相访:来拜访。着:动词,穿。
不惯:不习惯。
这是一首写迎接访者时心情的七绝,诗的生活气息很浓。题目中的“喜”字就透出了作者当时的欣喜心情,是全诗的文眼,为全诗定了基调。
诗的第一句,从“忽闻”写起,一个“忽”字写出了事情的突然,也写出了出乎意料的惊喜;第二句从情态、动作写,“笑”扣题目的“喜”字,穿衣迎接动作,透着一股乐不可支的心情。这两句诗从正面写“见访”情景。后两句写孩子们见官员车马而跑入芦苇丛中藏匿起的情景,一方面写出了平民家庭的孩子们没见过世面,胆小腼腆;一方面也写了当时的官员们的威势在孩子们心里的影响;再一方面也写出了诗人虽地位低下但有官员来访的欣喜心情,同时并写出了诗人在当时的声望和影响。“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这两句诗从侧面来写“见访”,委婉含蓄,而且最富于生活气息。
华堂帘幕飘香雾。一搦(nuò)楚腰轻束素。翩(piān)跹(xiān)舞态燕还鹭(lù),绰约妆容花尽妒。樽(zūn)前谩咏高唐赋巫峡云深留不住。重来花畔倚阑干,愁满阑干无倚处。
在一次华堂宴会上,帘幕开处,随着袅袅香雾,走出一位美若天仙的女子。但见她腰肢细软,身着流素,翩翩起舞,那飘逸柔美的舞姿让善舞的飞燕也为之嫉妒。大意是:我因相思而借酒浇愁,一边随意吟咏《高唐赋》。楚王得以如愿以偿,而自己心目中的佳人却像巫山之云一样飘然而来又飘然而去,始终无法得到,只能望而兴叹。失望之中我又一次来到昔日的华堂庭院前,独自倚栏,望着满园的花儿呆呆出神。愁云惨雾遍布庭中,积满栏杆,竟使人不堪其压迫,痛苦不已。
一搦:一把。搦,捉,握持。楚腰:代指美人之细腰。翩跹:飘逸的样子。绰约:婉约美好之貌。
“玉楼春”是词调名,据《词谱》载:“因顾穂词中有‘月照玉楼春漏促’,又有‘柳映玉楼春日晚’;五代欧阳炯词中有‘日照玉楼花似锦,楼上醉和春色寝’;又有‘春早玉楼烟雨夜’句,遂取为调名。”又名《木兰花》、《玉楼春令》、《西湖曲》、《归朝欢令》等。双调五十六字。
“华堂帘幕飘香雾,一搦楚腰轻束素。翩跹舞态燕还惊,绰约妆容花尽妒。”《韩非子》载:“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上片重点刻画伊人的美妙绝伦,采用赋的铺陈手法,把她形容得简直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了。这里的“燕”,既指燕子,又暗指汉代的赵飞燕。汉宫美人赵飞燕纤腰一把,舞姿绝妙,传说她身轻如燕,能立于掌中。
“绰约妆容花尽妒”化用《长恨歌》中对杨玉环的描写:“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在词人的眼里,这位佳人仿佛就是赵飞燕,又依稀好像杨玉环,兼具二人之美,于是情不自禁而生爱慕之意。
“樽前漫咏《高唐赋》,巫峡云深留不住”这两句化用“巫山云雨”的典故,委婉地表达其未能拥有美人的惆怅。
“重来花畔倚栏杆,愁满栏杆无倚处。”此二句进一步刻画主人公的相思愁苦。
登高远望四山齐,何处风流杜牧之。白苧曾听松下唱,紫箫还向月中吹。
野云雨过无行迹,芳草春深有断碑。梦里胜游閒记得,翠微高上写乌丝。
中天逢令节,圣主正当阳。洁体兰汤蚤,垂衣彩缕长。
内臣传警跸,午宴集衿裳。云自丹霄紫,风来金殿香。
龙飞方利见,雀跃喜相将。仙乐伶官奏,霓旗羽士扬。
□传薄皂绿,糕拌凌阴霜。既沐上方泽,还赓下济光。
□□欣在藻,梧凤失依冈。共指升恒永,为深晦昃防。
□山歌乐只,天保祝无疆。赐裤卑刘汉,献身企李唐。
□与□□饱,何以慰几康。
计程梦已随君远,千山万山黔路。赠缟新欢,大罗前梦,几个铜驼街聚。
萍蓬旧侣。正团雪翻时,乱云迷处。唳鹤声声,望乡心挂夕阳树。
情知离合不免,奈非时燕雁,相背飞去。北里传杯,西窗剪烛,忍话巴山残雨。
留君不住。算归及秋气,菊花为主。感我无家,锦官愁杜宇。
有木盛湖湘,其名赋束楚。同在新蒸中,独以翘楚许。
丛生浸以滋,藩触势莫阻。托质非无用,横生未得所。
偏不侪梓枌,翻忧害禾黍。或慕坚强性,相依近居处。
下趋棘与荆,当路苦徒侣。山樵不可刈,聚类快一炬。
堂前老木几经春,阅遍泉南旧守臣。尽向中和堂上坐,中和为治有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