㲯毵翡翠羽,错落珊瑚枝。凤鸟久不至,琼箫空自吹。
猜你喜欢
伯夷有宿世契,子猷结千古交。烟外三叶五叶,雨中一梢两梢。
当年文湖州,爱竹骨已朽。祇今高李笔,可继湖州后。
何人裂霜纨?写此三五叶。想见翠琅玕,萧然挺清节。
何处动秋声,摵摵筼筜玉。遥夜清不眠,怀人在空谷。
玉壶冰莹(yíng)兽炉灰。人起绣帘开。春丛一夜,六花开尽,不待剪刀催。
洛阳城阙(què)中天起,高下遍楼台。絮乱风轻,拂鞍(ān)沾袖,归路似章街。
玉壶里结了一层光亮透明的寒冰,兽形香炉里的香料也已燃成灰烬。打开绣帘,眺望窗外,才发现夜里的一场大雪,将树木花丛点缀得晶莹透亮,不需要用剪刀裁剪。
洛阳的城阙凌空而起,高高低低遍布楼台,雪花仍如柳絮般在纷纷扬扬地下着,拂过马鞍,沾上衣袖,约完会的人感觉这回家的路恰似章台街呢。
参考资料:
1、郁玉莹编著,欧阳修词评注,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03,第12-13页
2、谭新红编著,欧阳修词全集,崇文书局,2014.06,第202-203
少年游:词牌名,始见于晏同叔《珠玉词》。又名少年游令、小阑干、玉腊梅枝。兽炉:铸成兽形的香炉。春丛:春季丛生的草木。六花:雪花,因其结晶为六瓣,所以叫六花。剪刀:喻春风。
拂鞍:拂过马鞍。章街:章台街,汉代都城长安街名,街旁多植柳树。
上片从闺中人的视角咏雪,首先通过室内景写天气之寒冷,为下文咏雪作铺垫。“玉壶”句,室内的王壶上结了一层晶莹透亮的冰,取暖香炉内的香也烧成了灰烬。接着描写的视角由内而外。闺中女主人公起床掀开绣帘一看,只见雪花纷纷扬扬,不待剪刀裁剪,树上仿佛开满了洁白的六出花朵。这里词人巧妙化用唐诗“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及“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大雪纷飞的样子,形象生动。
下片从冶游者的视角吟雪,首先从室外着笔。洛阳城中,城阙高耸,楼台高高低低、参差不齐。飘扬着的雪花似迎风飞舞的柳絮,有的拂过行人的马鞍,有的飘落在他的衣袖上。末句笔锋一转,说行人骑马过街的情形仿佛似走马章台街。章台街为冶游场所,这似乎在点明雪中行人的身份——冶游之人。
词作上下两片分别从闺中人和冶游者的角度写雪景,看似无联系,但一为居家候者,一为旅途归人,如此,则词中吟雪之时则包含闺怨之意。
草木无情解悦人,徒因见少得名新。剪裁罗绮空争似,研合丹青太逼真。
尤物端能耗地力,痴儿竟欲费精神。愿回春色归南亩,变作秋成玉粒匀。
芳魂零落黯松楸,颠倒华山泣断丘。命薄只教千古恨,一翻风雨一翻愁。
岚光彩泛水荧荧,数点归鸥出浅汀。香雪满亭凝柳碧,春潮拍岸抱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