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彭麓下,坐爱青山色。雨过忽新凉,苍烟望无极。
秋禾行欲成,岂畏骄阳逼。垄亩绿如屯,原隰少螟螣。
同欣有年乐,讵知天子力。
猜你喜欢
就中喜有龙门客,跃出洪波只待雷。
三千里外卧江州,十五年前哭老刘。
昨夜梦中彰敬寺,死生魂魄暂同游。
松下柴门闭绿苔(tái),只有蝴蝶双飞来。
蜜蜂两股大如茧(jiǎn),应是前山花已开。
松下柴门紧闭长满一院子青苔,只有那蝴蝶成双成对地飞来飞去。
蜜蜂两腿上的花粉团大的如蚕茧,大概是前面山上春花又盛开。
参考资料:
1、李梦生选编.《宋诗三百首辞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年05月第1版:第218页
2、姚万堂等编著.《中华绝句精华选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08:第43页
3、陶文鹏主编.《宋诗精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01:第414页
闭绿苔:诗人所居倚松庵院内已长出绿苔。双飞:成双成对飞来。
两股:一作“两脾”,二者同,指密封储存花粉的地方。
该诗描绘了一个幽僻美丽而又充满春意与生机的独特境界。前两句写庵中之景。老松环绕着茅庵,松荫之下的短墙上有一扇柴门。这扇门是经常闭着的,锁着一院绿苔。庵中没有人来,却有五色斑斓的蝴蝶成双结队地飞舞着。清幽僻寂,无人骚扰,僧人幽居的环境和安谧的生活气息,活现纸上。
后两句从蜜蜂腿上的花粉推测前山的花已盛开。蜜蜂两股上拖着重重的花粉团飞来了,想来是前山的花已经开放了。花开之处只在前山,并不算远,庵中主人却不知道,还要从推断中得知前山花开遍野的盛景。可见主人是好静不好动的。庵中不只他人少来,主人行迹也是很少的。难怪青苔满庭了。这就也回应了首句。
该诗首句幽僻静寂,二三句充满自然生机,到第四句又是繁花似锦的世界。诗人在尺幅之间,步步扩展升华,静与动相交织,清幽的环境与烂漫的山花相映衬,静寂的生活与蓬勃的自然生机相搭配,向人们展示了耐人寻味的美学境界。
欲游庐山恨不遍,游子先须两脚健。
山中浪走不知方,逢人问路空徬徨。
人言五老山水窟,半是神仙半是佛。
独行直待西风高,未可议我无仙骨。
古佛不曾过去,现在法如是。一声婆饼焦,啼在竹林里。
艾而张罗,蒐以狩,宁干戈。安不忘危,厉不伤和。三面尽解如雀何。
洛蜀纷纷孰是非,孤忠惟上与天知。何曾后世无公论,不愿明时有党碑。
去奉绣帘差足喜,来调金鼎未为迟。铃斋一穟柑香起,细听中和乐职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