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军飞狐北,穷寇势将变。日落沙尘昏,背河更一战。
騂马黄金勒,雕弓白羽箭。射杀左贤王,归奏未央殿。
欲言塞下事,天子不召见。东出咸阳门,哀哀泪如霰。
猜你喜欢
行人朝走马,直指蓟(jì)城傍。
蓟城通漠北,万里别吾乡。
海上千烽火,沙中百战场。
军书发上郡(jùn),春色度河阳。
袅(niǎo)袅汉宫柳,青青胡地桑。
琵琶出塞曲,横笛断君肠。
远行的人早早就骑上了骏马,行途直指蓟城的旁边。
蓟城北通大漠,我万里辞别故乡。
大漠瀚海上,燃起万千烽火,黄沙之中,曾是千百年来的战场。
军书急迫,发至上郡,春色青青,越过了中州河阳。
长安宫中的柳条已经婀娜多姿,塞北地区的桑条依然颜色青青。
琵琶呜咽,弹出令人泪垂的出塞曲,横笛声声,令人肝肠寸断。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蓟:州名,治所在今天津蓟县。
漠北:即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地区。
海上:瀚海之上,沙漠上。
河阳:今河南孟县。
出塞曲:汉李延年造,曲调悲切。
“塞下曲”,唐代乐府题,多写边塞之事。此篇乃仿古之作,故称“古塞下曲”。
“行人朝走马,直指蓟城傍。蓟城通漠北,万里别吾乡。”此诗前四句写万里辞家,远赴边塞。早晨骑马出发,直指蓟城,行程匆匆,字里行间透射出一股豪气。
“海上千烽火,沙中百战场。军书发上郡,春色度河阳。”中间四句写边地见闻。“海上”“沙中”呼应“漠北”。“军书”“春色”,本为静物,加以“发”“度”二字,顿变鲜活,急切迅疾,气势飞动。一写战事,一写时节,一写边关,一写中原,刚健明快。
“袅袅汉宫柳,青青胡地桑。琵琶出塞曲,横笛断君肠。”最后四句一写色,一写声,颜色清丽,声调凄恻,先喜后悲,更显其悲。
通观全篇,格调苍凉,既有一点悲,又有一点壮,诚为《河岳英灵集》所评:“发调既清,修辞亦秀”,“足可歔欷,震荡心神。”
塞下枣已红,胡马号北风。传闻右贤王,万骑围云中。
云中太守猛如虎,夜开城门纳降虏。十丈高旂沉黑云,一尺捷书飞白羽。
武皇但喜奏捷频,岂知白骨高如城。边城百战胜常少,一胜惟著将军名。
将军成名战士死,去年战士今无几。血染黄沙草不青,万里阴云哭胡鬼。
塞下曲,不忍闻,何人为我达汉君。武功本是辅文具,愿君偃武而修文。
古来韦与杜,阀阅冠当年。
今日城南问,惟馀尺五天。
子房身乞辞大用,赤松伴游世所重。高远谁亲弋外鸿,尊荣肯羡池中凤。
至今仙迹存金华,我来一日登三洞。回顾却笑长安人,辛苦登天凭鹤控。
春色方薰草,南来未见莺。身闲聊适野,志弱敢论兵。
落落松筠质,欣欣桃柳情。不妨联骑出,蛮榼亦携行。
清晨客叩门,投我一书札。开缄锦云烂,铿然玉相戛。
问客何方来,新下黄金台。扬鞭指河洛,回旆陵高崖。
选珍掇琪草,探美收与瑰。路逢赤松子,并举收氛埃。
道同心乃冥,神投谊难垂。古人重良契,岂必声影偕。
行行报嘉绩,贡此明堂材。
江南好,携手慧山傍。三月莺花歌舫密,半岩风雨碧泉香。
玉碗试琼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