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还沂上,因声寄洛滨。别时花欲尽,归处酒应春。聚散同行客,悲欢属故人。少年追乐地,遥赠一沾巾。
猜你喜欢
行不记。贪看远峰颦翠。风约柳花吹又起。故黏行客袂。老大浑无欢意。不为伤春憔悴。茅屋数间修竹里。日长春睡美。
寒气侵凌鹤氅,苍头急打柴门。
鹊抱冰枝欲语,山人喜色春温。
乍浦瀛壖曲,遥连芦沥场。迎船桑叶白,系缆菜花黄。
塔影开初地,钟声落上方。孤城非铁瓮,先事慎提防。
宋公旧池馆,零落首阳阿。
枉道祗(zhī)从入,吟诗许更过。
淹留问耆(qí)老,寂寞向山河。
更识将军树,悲风日暮多。
大诗人宋之问的旧山庄别墅,孤零地坐落在河南偃师县西北的首阳山的山腰。
恰好我绕道经过此处,见人们在此随意出入,宅内并无人迹,前辈啊,能否允许我前来吟诗探访啊?
我停留下来向老人询问宋公的子孙家世,老人告诉我,他家已无人了。我对着依然如故的山河,感到十分冷落、孤寂。
看到宋公当时的园林树木,愈加使我回忆起昔日的情境而感到悲伤,真是越到走下坡路,凄厉的寒风越多!
参考资料:
1、萧枫主编.《唐诗4》:线装书局,2005:989页
2、傅庚生傅光.《百家唐宋诗新话》:1989,四川文艺出版社:234页
宋公:指宋之问,初唐诗人,曾任考功员外郎。字延清,虢州弘农人。首阳山在河南府,虢与河南为邻,故宋有别墅在焉。池馆:指山庄别墅。首阳:山名。阿:山腰。
枉道:绕道赶路。祇:还、依然。
淹留:停留。耆:古代年过60岁称耆。耆老:指宋之问的子孙。
将军树:指宋之悌栽种的树木。
这首诗,前二句是写过宋之问旧庄,后二句则写对旧庄而有感。
第一句“宋公旧池馆,零落首阳阿”是交代事件和地点,用场景的描写勾勒出萧瑟零落的场景,为全诗奠定感情基调。
第二句“枉道祇从,吟诗许更过”,是全诗的主旨。杜甫之所以枉道过宋庄,而且那么匆忙,主要在于他相当尊重宋之问的诗作,所以他说:为了吟诗,也许会再一次访问这位诗坛前辈的故居。宋之问媚附张易之等权贵,以善写应制诗得到武则天的赏识,其人杜甫是不取的,所以全诗只及其诗,不及其为人。杜甫能做到不因人废诗。
第三句,“淹留问耆老,寂寞向山河”,是说访宋之问的子孙家世,对着依然如故的山河,感到十分冷落、孤寂。为宋之问“迹在人亡”而感到悲伤。
末句“更识将军树,悲风日暮多”是通过将军树来借景抒情,增加了悲凉的色彩,通过该句把悲凉的气氛勾勒出来,悲凉之情呼之欲出。
石梁溪上鸳鸯树,昔年樵斧摧为薪。诗翁赋诗慰不遇,险语至今惊鬼神。
春草荒坟墓,萋萋向虎丘。死犹嫌寂寞,生肯不风流。
皎镜山泉冷,轻裾海雾秋。还应伴西子,香径夜深游。
海国东南自一涯,故乡何处梦中赊。祇应肠断无归路,却有游魂得到家。
仙骨已看成槁木,世缘真信是空花。惟馀手植波罗树,叶叶风吹自怨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