囷轮江上山,近在华容县。常涉巴丘首,天晴遥可见。
佳游屡前诺,芳月愆幽眷。及此符守移,欢言临道便。
既携赏心客,复有送行掾。竹径入阴窅,松萝上空蒨.
草共林一色,云与峰万变。探窥石门断,缘越沙涧转。
两山势争雄,峰巘相顾眄。药妙灵仙宝,境华岩壑选。
清都西渊绝,金地东敞宴。池果接园畦,风烟迩台殿。
高寻去石顶,旷览天宇遍。千山纷满目,百川豁对面。
骑来云气迎,人去鸟声恋。长揖桃源士,举世同企羡。
猜你喜欢
沉思十五年中事,才也纵横,泪也纵横,双负箫心与剑名。
春来没个关心梦,自忏(chàn)飘零,不信飘零(líng),请看床头金字经。
我于沉思中回首十五年间的往事,想到自己才气纵横,却屡遭挫折,辜负了自己的理想,不禁泪流满面。
春天来了,我却连一个好梦都作不成,我为自己已逝的年华忏悔,然而我不相信此生终将如此,请看我的床头放着佛经。
参考资料:
1、孙钦善选注.龚自珍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01月第1版:356
2、龚自珍著;侯荣荣解评.龚自珍集:三晋出版社,2008:第167页
十五年:这里指作者十八岁(嘉庆十四年,1809年)成人立志以来,到道光三年(1823年)的十五年。箫:指赋诗忧国的哀怨幽情。剑:指报国的雄心壮志。剑态、箫心,是龚自珍诗词中经常对举出现的两个意象。
春来没个关心梦:写梦境的空虚以衬托理想的无着。关心:留心。忏:这里指对渡过的岁月感到痛惜。请看床头金字经:是说想通过念佛经以解脱现实的处境。金字经:佛金字,指用金泥书就的文字。
词的上半阕,作者用了寥寥数笔,就把他从十七岁以来十五年间的坎坷经历粗略地描述了一番。用了两个“纵横”,把自己怀才不遇,箫剑双负的心情形象地表达出来。才“纵横”,是说他的才能大,泪“纵横”,是说他的悲哀多。“箫心”侧重于生活中的各种幽情亲情,“剑名”则主要是大的人生追求和志向抱负,二者“双负”,作者只赢得泪纵横。
词的下半阕,进一步写个人生活之悲:春天来时,连个关心的梦都做不成,不言没人关心自己,反言自己无倾注关心的对象;不说真实的关心,只求做个关心梦,话语中所包含的这些凄怨哀伤,是十分沉痛的。作者又巧妙地用了两个“飘零”,把自己为了功名,南北数次奔波的经历和自我安慰的复杂心情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看了词的最后一句话才知道,作者一生漂泊无定,如今虽有些悔怨,但他已不看重这些,因为人生本就是雪泥鸿爪,因为他已信奉了佛教。
据史料记载,龚自珍在道光三年有信佛事。他回乡后在苏州与江沅、贝墉等几个佛门俗家弟子搅到一起,还参加了拜佛诵经。在作者的许多诗歌中,都有他学佛的印记,不少佛经上的语言,被龚自珍写入诗歌中。作者实际上是想通过学佛来解脱自己考场不得意的失落,这也是当时许多失意文人的通常做法。不过,读了这首词的最末一句,往往有一种苦涩生出,让人同情作者,这正是此词的艺术魅力所在。
清霜夜漠漠,佳实晓累累。鹄鷇攒修干,金华耀夙曦。
狂酲香处析,痏渴味馀衰。采摘悲凡口,漂零恐后时。
颂声骚客误,锡贡禹书遗。惆怅生南国,烦君品藻词。
令名夙兴慕,良觌恨未遑。胡为即长瞑,生死徒相望。
虽无交好故,而独增叹伤。所伤吾道穷,善人日云亡。
深泉永潜寐,封树经几霜。往行有足称,人情自难忘。
爰采一束刍,路远不得将。
南山多老人,邀游东海间。化身为苍松,风涛响佩环。
下有琥珀脂,上有虬龙颜。世上辟谷儿,从之相往还。
右军纪游辙,千载映兹山。
三斤绿茗赐贻恭,一种颁沾事不同。
想料肠怀无答处,披毛戴角谢郎中。
或言千树橘,贵可比封君。
先生种橘意,此计何足云。
珍绝色香味,解酲有余勋。
玉立诸君子,苍髯十八公。
有此岁寒质,胡能媚东风。
勿堕长房术,勿受秦皇封。
深期老此堂,长与幽人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