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山佳水照晴檐,时鼓瑶琴颂雅南。吏散庭空无个事,一轮明月印寒潭。
猜你喜欢
前后坐亭上,饮水皆自持。
其间贤太守,谁复畏人知。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zhàn)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百尺长的柳条轻拂过闪耀着银光的水塘,柳色尚且还不是深青的,只是浅浅的黄。
未必柳条能蘸到水,那是因为水中的柳影将它拉长了。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银塘:指清澈明净的池塘。且:尚,还。
杨万里的《新柳》一诗描摹细腻,韵味清新,妙手天成,生面别开,颇能代表其“诚斋体”的诗风。
诗人漫步赏柳,由远而近,视线也由上而下,从岸上柳条,写到水中柳景。作者出人意料地只用了一个非常亲切的“引”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不仅照应了前面的“百尺”一词,又描绘出一幅柳条和水中柳影相连相映优美而有动感的图画,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对新春的喜爱之情。(早春时节是浅黄的柳条,暮春时节柳条是深青的,这里还采用象征的手法)“引”呼应篇首,说明柳条之所以能达“百尺”之长,因水中柳影把“引伸”之故。“引”字描绘出微风吹动,柳枝轻扬,水上水下连成一片的优美画面,把柳影即把新柳,把整个画面都写活了。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活泼、新颖、意趣和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深情,正是其冲破江西诗派冷僻生涩的藩篱而表现的特色—“诚斋体”的特色。
胡马嘶北风,越鸟依南枝。
人生有气类,千里倾风期。
君看漆室女,中宵倚楹悲。
从君不惮远,秋露湿人衣。
南山白石烂,漫漫何时旦。
独立占少微,搔手空三叹。
鸂鶒斜飞处,云阴日半塘。渔郎歌倚棹,蚕妾笑提筐。
鬓湿簪花露,裙沾斗草香。同行暂犹好,归路莫嫌长。
出处何劳问大钧,如公材哭略铺陈。谈兵玉帐诗书帅,演诰纶闱侍从臣。
万叠名山聊寓目,一方仙宅勿藏身。中原未复须留念,先入夷门渐入秦。
奉使龙楼贾佩兰,往还偶失两宫欢。虽云樊昵能辞令,欲得昭仪喜怒难。
南国川原几变更,三杯长啸不胜情。蓬蒿半掩刘王坞,山水犹盘陆贾城。
海寺晚风传梵呗,石门斜日送江声。登临不用嗟殊代,翡翠明珠属汉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