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惊天动地雷,山头听得以婴孩。
几回看尽人间世,只好登高莫下来。
猜你喜欢
拒霜过了菊又悭,纨扇知收觉薄寒。
邻有新篘谋醉易,家无旧绣补衣难。
今谁狂客同吹帽,老不中书合免冠。
人到暮年亲旧少,登临非复曩时欢。
去岁重阳踏路尘,异乡今日恨还新。
如何佳节长为客,却恐黄花解笑人。
强饮破愁为乐酒,自怜多病足情身。
龙山旧事知难问,千载相期属此辰。
戏马呼鹰盖世豪,废台千载委蓬蒿。
不愁绛县疑年甲,生怕清溪照鬓毛。
浊酒闷人聊饮湿,小楼携客准登高。
落英果可充肠否,空和陶诗续楚骚。
尊前韵度落乌纱,却是西风识孟嘉。
当日龙山无数客,问谁整整复斜斜。
弄梅骑竹嬉(xī)游日。门户初相识。未能羞涩(sè)但娇痴。却立风前散发衬凝脂(zhī)。
近来瞥(piē)见都无语。但觉双眉聚。不知何日始工愁。记取那回花下一低头。
弄梅骑竹:写小儿女天真无邪,嬉戏之状。凝脂,凝冻的油脂,柔滑洁白,比喻人皮肤细白润泽。
工愁:善愁。此指少女思春之愁。
想起儿时弄梅骑竹,一起嬉戏的日子。当门对户,彼此相识未久。她还未懂得羞涩,只是一味娇痴。故意立向风前,让纷披的黑发衬着她洁白的肌肤。近来乍一看到她时,彼此都无一语。只觉得双眉悄然蹙聚。两句写日渐长成,开始避嫌了。不知什么时候她才真正懂得春愁———记得那回在花前相遇,含情低下头来。
“娇羞之态”是姗姗少女的特权,也是豆蔻年华的自由情态,以前有,而今只剩下“双眉聚”,念念不忘“那回花下一低头”,往深一层,是对“真理之美”的一往情深。
典午逮永和,世事甚窳呰。北伐亹方新,重敛资奸宄。
逸少居会稽,端为佳山水。今观所为序,用意极吊诡。
俯仰皆兴怀,彭殇非一轨。区区为怀祖,誓墓岂即是。
遗世方恝然,谓当以乐死。恭惟天生才,贤圣众所恃。
怀宝谅非难,事国或尽瘁。夷叔安足希,如尊乃勇耳。
甚欲来餐张翰鱼,只缘难换会稽书。西家愚夫莫浪谑,北海先生久索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