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杯话别几时逢,此事分明鉴象中。
到处风光无远近,毋言易道有西东。
轻轻衣湿梅坡雨,款款舟行柳岸风。
忽忆从游谈笑处,苏公堤上跃花驄。
猜你喜欢
双毂相催羊胛熟,三年方遂鲤湖游。
群仙笑问来何晚,世故相牵不自由。
昨梦回思聊尔尔,他时稍足便休休。
寄声岩下鹅冠子,丹灶何妨为我留。
我行五岭表。
辞乡二十年。
闻莺欲动咏。
披雾即依然。
畴昔同寮宷。
今随年代改。
借问藏书处。
唯君故人在。
故人名宦高。
霜简肃权豪。
谁知怀九叹。
徒然泣二毛。
步出东郊望。
心游江海上。
遇物便今古。
何为不惆怅。
初晴原野开。
宿雨润条枚。
丛花曙从发。
一鸟雾中来。
淹留兰蕙苑。
吟啸芳菲晚。
忘怀静躁间。
自觉风尘远。
白社聊可依。
青山乍采薇。
钟牙乃得性。
语默岂同归。
流莺(yīng)舞蝶两相欺,不取花芳正结时。
他日未开今日谢,嘉(jiā)辰长短是参差。
飞动着的黄莺和蝴蝶常常嘲笑我,因为不能在樱桃花初放时来欣赏。
前来赏花不是未开就是已落,总之就是赶不上樱桃花开的良辰吉日。
参考资料:
1、邓中龙.李商隐诗译注·第3卷:岳麓书社,2000:1945-1947
2、杨春俏.中晚唐抒情诗选:南海出版公司,2005:282-283
流莺:飞动的黄莺。相欺:相嘲笑。花芳正结:指含苞初放。
他日:以前的日子。嘉辰:美好的辰光。长短:此处有“总之”、“反正”之意。
赏花而花已开,诗人常有不逢时之叹,但此诗却加了一个“他日未开”;不管是未开或已谢,总会令人有些感慨。作者从“他日未开今日谢”,引申出“嘉辰长短是参差”的结论,自然能引发读者的共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类此的“参差”之事,实在很多,却也是无可奈何,只有自怨自叹而已。
清代诗人袁枚有一首七绝:“桃花零落杳难寻,人为来迟惜不禁。我道此来迟更好,想花心比见花深。”(《湖上杂诗》)天下事,如能以此种心态处理,也许可以免却许多烦恼。但并非每一个人都能达到这种境界。一个人,在人生历程中,常会遇到此种参差之事,经历得多了,心理状态或有失平衡,于是乎,李商隐一来到樱桃树下,看到并非花芳正结之时,便陡然感到流莺舞蝶都在相欺了,这种心态,倒也是常有的。
李商隐好几首樱桃诗中的樱桃,是诗人嘲讽、讥诮的对象,这首诗中的樱桃,是诗人同情、叹惜的对象。纪昀把李商隐笔下的樱桃当成一个人,认为“集中屡咏樱桃,必有所为,亦可以意为之”。这样的理解,抹煞了这些樱桃诗在意象上的差异,混淆了其主旨。张采田不同意纪昀的意见:“纪氏能以意会,则于玉溪自不至于妄加攻击,但恐未然耳。托意遇合之作,所谓恨遭逢之迟暮也。必非艳情,与《嘲樱桃》诗不同,其座主李回贬湖时之深慨乎?”(《玉溪生年谱会笺》)
珂佩逐鸣驺,王孙结伴游。金丸落飞鸟,乘兴醉青楼。
散策忘远近,看云孤野夕。履石冰涧喧,缘冈松林黑。
纷纷车轮后,宛宛崎岖迹。矫身一延伫,金彩罅西魄。
遐思动盈抱,百年会有息。人生信少娱,道心常自得。
山中樵者归,舍南炊烟直。焉知同岁暮,亦有还乡客。
回首春明话昔年,因君忘却路三千。铜鞮陌上穿花出,岘首碑前枕石眠。
醉后书颠如长史,老来诗淡类斜川。楚人调涩无佳韵,好谱离骚入管弦。
旧时月。曾照河桥夜别。秋千下、花露染衣,倚马相看动愁绝。
登临黯望彻。思落吴山万叠。江村路,春水乍生,南浦迢迢恨难越。
匆匆换时节。怪驿未缄鳞,残柳成列。平湖入梦情犹切。
嗟乐事长在,壮游都误,酣歌迷舞兴未歇。耿前恨休说。
凄咽。乱愁结。记诗满花笺,歌唤桃叶。琵琶水面今谁拨。
但碧槛长倚,楚蓠空撷。相思难寄,待更把,断柳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