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皇昔日困鱼服,惨淡四庙精灵哭。乾坤膏血付边马,乌鹊昼向行人啄。
于公石帅独当柄,指顾号令无翻覆。天下勤王颇不少,杨侯上谷能神速。
鸣鞭游骑出飞狐,咋指单于遁涿鹿。候气已见平吞敌,左右弧矢垂双箙。
居庸关头落日黄,饥卒尽饱降人肉。新皇论功独召宴,剑履醉向明光宿。
貂蝉换出惊妻子,犀玉手授称腰腹。当时报功恨不极,促制铁劵黄金饰。
无论此劵一尺铁,带砺河山开社稷。百年倏忽岂更远,里门不朱插荆棘。
洛下唯闻许史封,边陲尚指杨王力。即看铁劵黑似漆,金书,黯■无颜色。
岂唯金书无颜色,侯家子孙看不识。为道己巳年间事,始复吞声泪填臆。
昨者蓟门火,横连甘泉北。捷书未必当贼锋,血战还应长见抑。
尚方之劵陈如山,男儿赤手那可得。君不见濠梁勋旧奚足数,坟墓秋霜窜鼷鼠。
于公丧元石帅族,风尘久赖成心膂。
猜你喜欢
缠红结紫畏风吹,袅娜初回弱柳枝。
买笑未知谁是主,万人心逐一人移。
皇家贵主好神仙,别业初开云汉边。
山出尽如鸣凤岭,池成不让饮龙川。
妆楼翠幌教春住,舞阁金铺借日悬。
敬从乘舆来此地,称觞献寿乐钧天。
皇帝的公主信奉神仙,别墅盖得直入云霄。
假山高得像岐山鸣凤岭,池塘大得超过渭河。
梳妆用的起居楼里挂着翠绿帷幔似乎把春色留住了,而舞蹈唱戏的阁楼下摆放着整齐的座椅,金灿灿的,好像把太阳织在了垫子上。
我伴驾同来公主的新宅祝贺,酒宴上大家觥筹交错,纷纷向皇帝敬酒祝寿,一旁还有乐手演奏着钧天乐。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因为沈佺期伴随皇帝公主皇子多年,所以他的诗作多是应制诗,形式很华丽,被流放后风格却也发生过很大变化。沈佺期和宋之问等一帮诗人所作律诗使得这一体裁有了一些固定的格式,所以受到了后人很高的赞誉。
这首诗里用到了“鸣凤岭”和“饮龙川”两个地名。鸣凤岭指陕西凤翔县的岐山,因为传说中周朝兴起前这里有凤凰鸣叫而得名。在这首诗里用来说明公主新宅里假山的高大,凤凰也象征着公主的身份。饮龙川,指渭水,这里曾是文王最初兴起的地方。龙象征着皇帝的身份。诗里写了公主新府邸的大概样子,写了园子里的假山池塘,再写起居楼,写戏楼,里里外外到也算是写得周全,然后还写出皇帝亲临举行宴会时的场面,有礼有节,作者应该是位有急智的诗人了。尤其是他想到的比喻,既说明了公主府邸的豪华,又暗喻出皇家的气派和尊贵,唐中宗时期比较繁华的面貌也间接得到了表露,这样的应制诗,皇帝是一定会很满意的。但可惜诗里带出了的安乐公主的奢侈无度,无意中竟成为他日后被处决的罪证
“妆楼翠幌教春住,舞阁金铺借日悬”一句,很是生动,翠绿的帷帐垂下,把明媚的春色留了一段在妆镜前,戏台下的椅子上铺着黄色的垫子,金灿灿的,恍然间好像织进了太阳在上面。上面那句“山出尽如鸣凤岭,池成不让饮龙川”就没有这一句好,有点生拉硬拽,因为见过鸣凤岭和饮龙川的人到了唐代应该不多了。这首诗尽管辞藻上很华丽了,而且修辞也较为贴切,但却给人一种空洞的感觉。这也许是因为后人没见过那种场面,但也许是因为诗人急忙中只求说尽好听话而没有用更深意义的说辞。诗人为了支应皇帝,捡尽了漂亮的词汇,没想到这位公主后来怨恨这首作品写得太华丽了,他反而因此丢了性命。
这样一首煌煌气派的应制诗,竟枉送了沈佺期的性命,而跋扈虚伪的安乐公主最后也落得个死于非命的结果。
直藐秦皇若釜鱼,图开匕首殿中徂。合从六国成何用,学士空悲剑术疏。
鄱阳太守是真人,琴在床头箓在身。曾向先皇边谏事,
还应上帝处称臣。养生自有年支药,税户应停月进银。
净扫水堂无侍女,下街唯共鹤殷勤。
此物何来,猛气咆哮,砍头陷胸。见吞刀吐火,一般舑舕,镂冰筑玉,百种玲珑。
万事东流,一身西极,只手曾批上圈熊。真无敌,算凉州假面,难与争功。
沧州城外呼风。又戚畹狮儿卧草中。怪霜缠铁兽,汝偏夭矫,汁镕狞凤,尔独从容。
顷刻天晴,须臾雪霁,赢得群儿拍手同。哑然笑,叹原来刻鹄,讵是真龙。
僧残尚食少,佛古但泥多。
寒守三衣法,饥传一钵歌。
宽闲每迸竹,危朽漫牵萝。
怊怅庭前柏,西来意若何。
授钺几专征,分藩复此行。
身为汉飞将,家若鲁诸生。
秘略三边服,妖氛一剑横。
已多门下客,持笔待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