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索无声树色寒,集灵台上拜千官。旌旗夜绕长杨陌,灯火春祠泰乙坛。
煖入芳郊阳气浅,月临青阁曙光残。扬雄白首《玄经》在,谁捧云中玉露盘。
猜你喜欢
十里溪源注北塘,贮成宽碧澹泱泱。新蒲弱荇参差绿,去鹜来凫断续行。
一缆轻波摇鹢舸,满罾斜日晒鱼梁。使君思拙无清梦,高柳阴成草自长。
旌旗交影凤池边,退食微闻午漏传。
犹比至元无事日,印文铜绿长苔钱。
山市霭晴岚,山光一抹蓝。春归铜柱北,花发铁桥南。
风暖香抽麦,江晴晓浴蚕。鼠姑连岁好,留醉客停骖。
陵阳北郭隐,身世两忘者。
蓬蒿(hāo)三亩居,宽于一天下。
樽(zūn)酒对不酌(zhuó),默与玄相话。
人生自不足,爱叹遭逢寡。
陵阳山上的隐士,是身、世两忘的人。
他们住杂草丛生的简陋居室,令人觉得比整个天下还宽广。
对着酒、却不喝,只是默默地探讨渊深玄妙的哲理。
人们由于不知足,故常爱叹息自己遭遇不好。
参考资料:
1、陈光.杜牧诗赏读:线状书局,2007年:45页
2、邓绍基周秀才侯光复.中国古代十大诗人精品全集杜牧:大连出版社,1997年:73页
3、刘逸生.杜牧诗选: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71页
陵阳:陵阳山,在宣城。传说是陵阳子明得道成仙的地方。北郭:指北郭先生廖扶。身世:身,自身。世,社会。
蓬蒿:蓬草和蒿草。形容杂草丛生。三亩居:泛指村野寒俭的住宅。
“樽酒”两句:用东汉扬雄比喻元处士。这两句是说:他对着酒,却不喝,只是默默探讨渊深玄妙的哲理。
寡:少。
全诗描绘了元处士的隐居生活,对他的清静无为、心与玄游的生活方式和心境表示赞许。
前两句总述,点明元处士的隐居地点和高行。在陵阳山上有一个德行像汉代北郭先生的隐者,他是一个对自己、对世间都超然相忘的人。以下从居室和生活两方面进行分述。元处士居住的地方长满了野草,但在他看来,这么简陋狭窄的地方,却比整个天下都要宽广。这些说明,正是因为他胸怀宽广,所以才有这种感觉。元处士沉浸在自己的天地里,即使斟了一杯酒,也常常不饮,而是默默地玄想冥览,心游太玄。他身居斗室心宽天下,达到了人生最高境界。到达这境界须有寻“玄”觅“道”的文化底蕴支撑。“玄”就是“道”。中国古代任何学派都不否认道,亦即都承认宇宙是个自然展开的过程,解决什么问题都要捉摸道的运动变化。针对不同问题捉摸道便产生各种学说。而元处士则更希望超越一切学说而直接到达道的境界。心宽天下便取得真正自由。这两句亦是对元处士的赞誉。
最后两句带有惋惜之情,对元处士如今的处境表示同情。诗人认为,人生本来就有不完美的地方,元处士平时也一定常叹息自己的人生机遇少,没有得到好的机遇或没遇到真正欣赏自己的人。话虽如此,语气中却带着一种强烈的优越感和自得的意绪,避世而相忘于江湖,悠然忘我,与自然浑然一体。
老去逢人怯送行,弟兄分手若为情。明时难使高才隐,为客当令远业成。
桂岭寒烟通郢树,逍遥夜雨入彭城。明朝便自堪回首,不待秋风过雁声。
东粤古扬州,新年竞冶游。月规麋作镜,人叠綵为楼。
百花装宝树,万舞杂名讴。逐电骄花马,垂星服幰牛。
穗石神羊观,坡山古渡头。结友皆无忌,邀欢尽莫愁。
倾国复倾城,千金一笑轻。逢场先作戏,遇酒辄忘酲。
翠袖衔恩割,鱼肠任侠行。面粉分何晏,眉山蹙长卿。
书裙邀大令,捉麈倩宁馨。鲛镫连海市,鳖岳擎天起。
熏愁苏合香,洒醉蔷蘼水。琵琶弹木鱼,锦瑟传香蚁。
鬼面饰丹铅,仙袂飘纨绮。三条鞚似云,九陌平如纸。
宵分兴转酣,车马更骖驔。跳丸挥玉剑,走索上烟岚。
降龙还伏虎,狰狞百兽舞。巴蛇蜕象骼,神鲲振鹏羽。
天门斩鬼伯,地狱降魔主。幻人出化城,天梯灭金炬。
玉兔媵灵娥,游鹿胎仙女。歘讶泰山倾,流观沧海竖。
鸟兽亡其曹,鱼龙相嘘乳。官山神珥蛇,府水王驱雨。
争看火树回,莫惜玉山颓。尧蓂初满荚,舜琯乍飞灰。
风吹长乐漏,花落寿阳梅。北斗低秦岭,东星上汉台。
王孙游未返,公子讵归来。并辔元宵马,同心长命杯。
民谣歌乐只,圣寿赞康哉。独有供驴令,难容司马才。
囝罢各华颠,临分倍黯然。
吾惛如隔雾,汝孝可通天。
郡古多文献,厅寒少事权。
东冈今召父,犹在乃翁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