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得几行清泪雨。一片冷云飞去。且共离魂语。留他伴过沉烟缕。
倚遍回廊都不是。不是梦儿行处。毕竟春难住。断肠花落相思树。
猜你喜欢
斜风花外飘红雨。杜宇声中春暮。一棹冲波来去。芳草秦淮渡。
谁家亭阁临流处。日日鸾笙吹度。不是有人窥户。那用疏帘护。
玉妃唤月蓬莱浅。铅水银河一片。梦里凭阑人换。恩尽宫罗扇。
妆楼残照西风满。的的看花心眼。香在红衣南岸。天近微波远。
葳蕤深锁年华老。欹枕梦回啼鸟。春漏迢迢待晓。镇日忧心悄。
卷帘满目游丝袅。零落杏花飞绕。缚帚呼童频扫。砌长忘忧草。
春来雁渚。弄艳冶、又入垂杨如许。困舞瘦腰,啼湿宫黄池塘雨。碧沿苍藓云根路。尚追想、凌波微步。小楼重上,凭谁为唱,旧时金缕。
凝伫。烟萝翠竹,欠罗袖、为倚天寒日暮。强醉梅边,招得花奴来尊俎。东风须惹春云住。□莫把、飞琼吹去。便教移取熏笼,夜温绣户。
《绛都春》,《梦窗词集》入“仙吕调”。双调,一百字,上下片各六仄韵。第二句第一字是领格,宜用去声字。此调《梦窗词集》共收六首,但因句逗上下片都不尽相同。所以各词句数有些差异。大致可分为,上下各九句,一格;上片十句,下片九句一格;上下片各十句一格共三个格。一般以上片十句,下片九句的为正格。
“清华池馆”,即梦窗友郭希道在苏州的园林,内多佳景,词人曾“赋咏屡矣”。
“春来”六句,述园中景。“雁渚”,系园中水洲名,“云根路”,指园中小丘。此言春天来临,郭家园林内的“雁渚”,又将成为一处游玩的胜景。我在园中一路玩赏,见鲜花缤纷,数株垂柳在春阳下懒洋洋地摆动“瘦腰”飘舞。一忽儿毛毛雨又沾湿了池旁的迎春花丛,池塘中也泛起了一片涟漪。园中的小山丘上,松柏苍郁,树下小径苔藓青翠,曲径通幽,令人联想起或许会有一位凌波仙子在此散步。“凌波微步”,暗指郭家内眷。“小楼”三句,园中忆旧。言己重新登上园中的一座小楼抚今追昔,感叹还有哪一位娇娘能再为我重唱那首《金缕曲》呢?上片游园,“感昔伤今”。
“凝伫”五句,追忆园中四时之景。词人“往来清华池馆六年”,所以对园中四时之景印象深刻。因此,在他的追忆下,园中诸景,一一浮现眼前:夏天园中“烟萝翠竹”,一派黯绿;秋日“天寒日暮”,罗袖迎风;冬季逞强拼酒,醉倚梅丛;春阳万花作奴,醉梦侑酒。所以词人对此也“赋咏屡矣”。“东风”两句,向主人进言。旧时称主人为“东翁”,所以这里的“东风”应作主人郭清华;“琼”,即骰子,古时的赌具。此言主人家应将园中快乐的生活象万花似锦的春天,风云变幻的春云般保持下去,也不要将遣兴娱乐用的骰子轻易地撤去,扫客人的逸兴。“便教移取”两句,夜宿寻梦。此言词人想要在“小楼”之中重温旧梦,所以请人搬来熏笼,将住宿处薰得温暖如春,以便自己睡在那里可以获得美梦。下片重在追忆。
自为洛阳客,夫子吾知音。尽义能下士,时人无此心。
奈何离居夜,巢鸟悲空林。愁坐至月上,复闻南邻砧。
纵横马鬣遍空山,上冢诸生暮未还。玉树祗今埋地下,银钩犹自在人间。
寺在诸峰顶,寥寥远世纷。
岩飞千丈雪,门掩万重云。
地冷春疑晚,松深日易曛。
孤猨清叫月,僧向定中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