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床卯饮带馀酲,身世如天行白云。竹简读残聊一叹,水沉烧尽更三薰。
痴心久绝临渊羡,老手唯便植杖芸。自有此生须自断,岂能曲折问灵氛。
猜你喜欢
尘埃一出竟何为,白竹依然昼掩扉。
只应为客重为客,便欲得归宁得归。
独鹤静临寒沼立,游蜂閒趁落花飞。
东君老大人消瘦,凭仗清樽一解围。
大风无邪声,积雪不改色。根方为龙去,实拟待凤食。
一日有不见,恍如岁三易。
流莺(yīng)舞蝶两相欺,不取花芳正结时。
他日未开今日谢,嘉(jiā)辰长短是参差。
飞动着的黄莺和蝴蝶常常嘲笑我,因为不能在樱桃花初放时来欣赏。
前来赏花不是未开就是已落,总之就是赶不上樱桃花开的良辰吉日。
参考资料:
1、邓中龙.李商隐诗译注·第3卷:岳麓书社,2000:1945-1947
2、杨春俏.中晚唐抒情诗选:南海出版公司,2005:282-283
流莺:飞动的黄莺。相欺:相嘲笑。花芳正结:指含苞初放。
他日:以前的日子。嘉辰:美好的辰光。长短:此处有“总之”、“反正”之意。
赏花而花已开,诗人常有不逢时之叹,但此诗却加了一个“他日未开”;不管是未开或已谢,总会令人有些感慨。作者从“他日未开今日谢”,引申出“嘉辰长短是参差”的结论,自然能引发读者的共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类此的“参差”之事,实在很多,却也是无可奈何,只有自怨自叹而已。
清代诗人袁枚有一首七绝:“桃花零落杳难寻,人为来迟惜不禁。我道此来迟更好,想花心比见花深。”(《湖上杂诗》)天下事,如能以此种心态处理,也许可以免却许多烦恼。但并非每一个人都能达到这种境界。一个人,在人生历程中,常会遇到此种参差之事,经历得多了,心理状态或有失平衡,于是乎,李商隐一来到樱桃树下,看到并非花芳正结之时,便陡然感到流莺舞蝶都在相欺了,这种心态,倒也是常有的。
李商隐好几首樱桃诗中的樱桃,是诗人嘲讽、讥诮的对象,这首诗中的樱桃,是诗人同情、叹惜的对象。纪昀把李商隐笔下的樱桃当成一个人,认为“集中屡咏樱桃,必有所为,亦可以意为之”。这样的理解,抹煞了这些樱桃诗在意象上的差异,混淆了其主旨。张采田不同意纪昀的意见:“纪氏能以意会,则于玉溪自不至于妄加攻击,但恐未然耳。托意遇合之作,所谓恨遭逢之迟暮也。必非艳情,与《嘲樱桃》诗不同,其座主李回贬湖时之深慨乎?”(《玉溪生年谱会笺》)
乍暖还寒觉昼长,才叠棉装,又整罗裳。天公节序也匆忙,寒是重阳,暖是端阳。
小小疏篱短短墙,一曲幽房,几曲回廊。春游排日费思量,晴后花香,雨后花香。
梦觉银屏依旧空,
杜鹃声咽隔帘栊。
玉郎薄幸去无踪。
一日日,恨重重,
泪界莲腮两线红。
衡岳山中老道人,一龛一衲足容身。禅林出定云生室,诗境行吟清入神。
瓶水不凝霞气暖,石门长埽虎蹄新。只应煨芋烧茶外,乞火时时到寺邻。
晓来露湿仙衣,盛开更比初开重。春风也惜,?然薄怒,不堪摇动。天上人间,我许唯有,司花会种。想年年京洛,红尘紫陌,都占断、繁华梦。醉里依稀有语,只清诗、可为光宠。有香万斛,从今准备,公来迎送。风雨难凭,彩云回首,总成无用。唤玉壶、留取一枝春在,作中庵供。